周邦彥是北宋著名詞人。在他年輕時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在宋神宗時,就寫有《汴都賦》來讚揚新法。又在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
關於他的寫詞作品,大多數寫的是閨情、羈旅,但其中也有詠物之作。他的詞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詞的長調尤善鋪敘,被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他的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是「詞家之冠」或著「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並且在宋代影響甚大。
除此之外,他被尊稱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開南宋姜夔、吳文英格律詞派先河。關於他的詞的作品有《蘭陵王·柳》、《西河·金陵懷古》、《蘇幕遮·燎沉香》、《少年游·並刀如水》、《浣溪沙·雨過殘紅濕未飛》等多部作品。他繼承前人,吸收提煉,發揚光大,為婉約派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所創出的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
關於他的詞,確實在藝術技巧上要比他人更高出一籌。他將過去、現在、未來的景象相交錯,技法多變卻又前後照應,結構嚴密而又委婉曲折。其次他本人精通音樂,又搞過「專業創作」,在審訂詞調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擴展了音樂領域,在填詞技巧上有不少新創舉。他還能度曲,創造了《六丑》等新詞牌。總之,他繼承了柳永、秦觀等人成就,開了格律派的先河,為詞的藝術形式作出了貢獻。
周邦彥李師師原文譯文
在周邦彥所寫的《少年游》中就曾記錄了他的相好。他的這位相好就是北宋末年青樓歌姬李師師。關於李師師的記錄常常是被記載在野史和筆記小說中。
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同時還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有傳說她曾與《水滸傳》中的燕青有染,傳說愛慕燕青,由此可見,其事跡頗具傳奇色彩,也間接證明了李師師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關於周邦彥這一人物,是著名的北宋詞人。當時的他雖然才氣縱橫,卻也喜歡拈花惹草,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幸結識了這位絕色容顏的李師師。從此之後兩個人互相欣賞,情好日密。周邦彥也就常常在李師師那裡留宿,逐漸到了難以自拔的程度。可是李師師名傳四方,在一次宋徽宗趙佶微服出遊得知,京城有位絕色美人李師師。於是就準備會會這位美人。
碰巧的是周邦彥正和李師師親暱,突然聽說皇帝大駕光臨,驚惶之下,急忙鑽到床下。趙佶滿臉笑容的走進來與自己的相好調情,而周邦彥躲在床下,大氣都不敢出,卻還要忍受心上人與皇帝戲虐調情、顛龍倒鳳。第二天,他將這段見聞,填了一首《少年游》,送給師師一表心跡:「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過了幾天後,宋徽宗再度光臨,聽到李師師演唱這首詞,就明白了作這首詞的人當天一定在屋裡,頓時打翻醋罈問是何人所作。師師不敢隱瞞,說是周邦彥。聽完後,宋徽宗便拂袖而去。
瑞鶴仙周邦彥原文譯文
作者周邦彥寫的這首《瑞鶴仙·悄郊原帶郭》詞作,主要是用來描寫作者偶遇舊時相知的傷感之情。其中主要表現了詞人嚮往神仙自在境界的意緒。
在這會首詞中,詞人周邦彥說了一句「夢中得句」,將此詞與方臘起義相結合。主要描述了當時詞人為躲避起義,東奔西避的情景。但縱觀全詞,詞中並無一語對起義的微詞,尾句卻寫出「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的輕快之調,從側面反映出了詞人晚年時期對朝廷時局的不滿與出世之願。
從欣賞的角度出發,作者記錄了送客遇妓醉飲的一段情事。全文上下,主要按時間的順序先寫郊原送客,在來寫歸途遇妓歡飲,將寫醉歸惜花抒感放在詞尾。這段看似是寫送客情事,但實際上是寫詞人政治失意的鬱悶心情。
在詞的上篇,主要描寫的景物是郊外的原野,還有那曲折的道路。當作者送別行人後,詞人感到悵然若失,心裡空落落的。後面又通過對夕陽的描寫,映襯出了作者的離愁別緒。作者就是這樣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將人與景融為一體。接著,詞人筆鋒一轉,描寫陪同送行的歌妓。
在下篇中,主要寫詞人暫時拋卻煩惱,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能聊以自慰。總之,全詞佈局非常巧妙,章法一曲三折,直敘中有波瀾起伏,順敘中有插敘,令人回味。詞作借助比興的手法,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委婉動人。
周邦彥代表作有哪些
對於北宋著名的美男詞人周邦彥,他是集詞學之大成者,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神宗時其是一名太學生,因歌頌新法而被擢為太學正,擔任了官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職位。在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
關於他的代表作甚多,曾在宋神宗時,他就寫了一篇《汴都賦》,來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他不但精通音律,還曾創作不少新詞調。在他的大多作品中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詞中老杜」。因此在他眾多的代表作中就包括了《蘭陵王·柳》《蘇幕遮·燎沉香》《六丑·薔薇謝後作》《瑞龍吟·章台路》《少年游·並刀如水》等等。
關於這首《蘭陵王·柳》,是一首講述傷別離的詞,主要寫了作者離去的愁苦。此詞全詞構思縈迴曲折,似淺實深,有吐不盡的心事流蕩其中,無論景語、情語,都很耐人尋味。
《蘇幕遮·燎沉香》則是表達了作者周邦彥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文中通過對荷花姿態的描述,以及江南風景,江面上的漁郎這些情景的描寫,著重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苦。
《少年游·並刀如水》這首詞與上面兩首則是不同,這首詞作者通過來追述自己在秦樓楚館中的一段經歷,來抒發心中自己的心上人與皇帝戲虐調情、顛龍倒鳳痛苦。
浣溪沙周邦彥的故事
周邦彥是北宋著名詞家。他精通音樂格律,能自度曲調,曾任宋徽宗時音樂機構大晟樂府的提舉。詩詞文賦無所不能,最出名的是詞。其中就包括《浣溪沙》。
《浣溪沙》這首詞算是在作者眾多的詞中一首相當別緻的用來表達思鄉之情的小令詞。雖然是用來表達思鄉之情,可是通讀全篇卻沒有一個明確表達思鄉的字和詞。放眼看去,這首詞的通篇都瀰漫著著一種揮之不去的鄉愁。詞的上片的景物描寫有一種綿延萬里的空間感受,寓示作者離家的遙遠;下片的景物描寫則有一個發時間的流逝過程,寓示作者離家的時間久。「勸君莫上最高梯」,是作者怕望到天涯外的家鄉會「歸思難收」,因而勸告思鄉之人不要站得太高。後面又引用杜鵑叫聲來講述羈旅之人常被勾起的鄉情,最後兩句沒有直接來表白自己的心思,而是婉轉地傳達出一片懷歸之意;沒有過分渲染,只是輕輕淡淡點到為止,很是耐人尋味。
除此之外,整首詞的結構上也安排的相當的巧妙。整個詞看上去並沒有按照上篇寫景下篇抒情的結構,而是以兩句寫景一句抒情的寫法,使得情景相互縈繞,給人一種無盡的意味。再者,這首詞的時空安排也是有一定的特色。在空間上作者以樓台為中心,將上下的景物交織到一個特定的時間,也就是在登樓的瞬間上,使整首詞的結構顯得十分緊湊集中。總之整首詞語言通俗,有聲有色,節奏明快,音韻流轉,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周邦彥的花犯主要講了什麼
周邦彥創作過一首《花犯》,而這一詞牌名其實也是他首創。而周邦彥的這首詞據說是他調任溧水知府時所作,所吟詠的「花」為梅花,以此來感慨自己。
上闋的前六句是對梅花的詳盡描繪。低矮的粉牆旁,梅花開在枝頭和從前一樣光彩照人。花瓣上尚有露水的痕跡,彷彿美人洗盡了鉛華,無限的美麗。詞人從這眼前的梅花想到去年,因他那時也曾經一個人獨自賞梅。那時梅子已熟,我高興地用它來下酒。更加可愛的是,雪中那株梅樹,被白雪覆蓋像是有層棉被,透著清香。
下闋裡,詞人已經從去年的回憶中出來,又回到賞梅的現在。今年賞花太匆忙了,梅花和我彼此相遇,我內心愁苦,梅花彷彿知道一般也開得憔悴。我對著梅花久久地歎惜,看它的花瓣一片片旋轉著飄落在地上。梅子又快要熟透可以下酒,那時候我大概正在江上。我寧願是這麼一枝淒清的梅花,在黃昏時斜斜地把倒影映在水上。最後一句是化用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只是一種孤芳自賞的姿態和神韻。
周邦彥賞梅,想到去年以梅子下酒的樂事,而如今等到梅子熟透,那時的自己已經離開這裡,是因為當時他正在宦游,漂泊無定。詞人不願如此,他寧可像梅花一般孤芳自賞。這首詞的亮點在於,四段話每段都是一個時空:現在、去年、現在、未來,詞人在不斷聯想,但這種跳躍和切換十分的流暢,情緒也在這過程中變得深沉。
相關內容: 周邦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