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全詩你讀過嗎?充滿了豪俠之氣

“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全詩你讀過嗎?充滿了豪俠之氣

“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全詩你讀過嗎?充滿了豪俠之氣

詩壇

唐代尤其是盛唐的邊塞詩歌是在文學史上出類拔萃的文學作品。其中昂揚的精神面貌,積極向上的建功立業的雄心,都和盛唐那個時代密切相關。

但是隨著盛唐的逝去,這一類充滿豪俠之氣的邊塞詩也蕩然無存。尤其是到了晚唐時期,詩人們寫到戰場、寫到戰爭,其中所用的字眼都有說不出的悲苦,其中所表達的情感,更是有一種無言的悲涼。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這句,「一將功成萬骨枯」。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首古詩就是唐代曹松的《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其中這一句的出處。想來這一句就非常的殘酷,一位將領的功成名就,不知要犧牲多少人的性命!

這是血淋淋的現實,唐代詩人就已經有這樣的感慨,但是古往今來,每一場戰爭當中的論功行賞,不都是依據這個原則來的嗎?

這首古詩寫於公元880年,當時的唐王朝已經危在旦夕。而且爆發了內亂,黃巢率領的軍隊給唐朝的統治者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鎮海節度使高駢對陣黃巢因為表現出色,此所謂「功績」,受到封賞。

詩人曹松根據這一歷史事實得出了這首古詩的結論。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詩歌的一開始表達出了詩人安居樂業的渴望。畢竟此時的唐王朝四面危機,富饒的土地上到處戰雲籠罩,生靈塗炭。兵荒馬亂的歲月當中,普通人哪怕是想要打柴割草度日都不能實現。

那是一個多麼殘酷的歲月啊,但這不過是一個鋪墊。後兩句才是詩人表達出觀點的詩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請別再提什麼封侯的事情了,你們可知,一位將領功成名就要犧牲多少士卒生命!

一句之中運用了強烈對比手法:「一」與「萬」、「榮」與「枯」的對照,令人觸目驚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