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派」是我國上個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盛極一時、影響頗大的一個文學流派。它為什麼叫「新月」?這兩個字是怎麼來的呢?根據史料得知其命名者原來是我國著名文化名人、南開大學教授張彭春先生(1892—1957)。
張彭春
張彭春(字仲述)是南開校長張伯苓的胞弟。一九○四年張伯苓和嚴范孫創建了私立中學堂(南開學校前身),張彭春成為該校第一屆學生。一九一○年,他考取了清華第二屆「庚款」留學生,同胡適、竺可楨、趙元任等人一起赴美留學。他在克拉克大學攻讀教育學和哲學,課餘的興趣是研究戲劇,一九一五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及教育學碩士學位。
一九一六年夏天,才華橫溢、風度翩翩的張彭春學成歸國,回到南開任教。當時南開的新劇(即話劇)活動正蓬勃開展。由於張彭春擅長戲劇早就名聲在外,所以一回母校便受到熱烈歡迎,立即被推選為新劇團副團長。
一九一九年南開大學創立。為了適應未來更高的教學要求,張彭春再次赴美深造,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教育家杜威。
在美國期間,張彭春結識了一位品學兼優的中國女留學生蔡秀珠,兩人由相識到相戀。一九二一年五月,他們在紐約舉行了婚禮。一九二二年四月,張彭春的論文《從教育入手使中國現代化》通過了教育學博士學位。六月,長女明珉出生。
由於回國心切,張彭春夫婦抱著襁褓中剛剛滿月的女兒就啟程了。旅途漫長而艱辛:經歐洲、阿拉伯半島、印度洋、新加坡、香港和上海,最後抵達天津。途中,年輕的母親嚴重暈船,無法照料嬰兒。此時嬰兒突然發高燒,但是在旅途中沒有條件治療。回到天津後再去求醫,才得知女兒染上了當時歐洲正流行的腦膜炎。因為未能及時醫治,已經留下了後遺症。可憐的小女兒從此便落下終身殘疾,這令初為人父母的張彭春夫婦深深感到痛心與內疚。
一九二三年九月,張彭春受清華學堂的誠聘,攜帶妻子女兒遷居北平,任清華教務長。同年十一月,他的次女誕生。女嬰健康可愛,令夫婦倆欣喜萬分。為彌補當初沒照顧好長女的遺憾,他們對這個新的小生命百般呵護,並要給她起一個最美麗、最動聽的名字。張彭春一向崇拜印度詩歌泰斗泰戈爾,熱愛他的詩歌。因泰戈爾著有詩集《新月集》,所以張彭春為二女兒取名「新月」,英文名為「露絲」。
就在這一時期,張彭春正同胡適、徐志摩、梁實秋、陳源(西瀅)等文友籌備組織文學社,社名尚未確定。張彭春便把「新月」二字推薦給朋友們,大家欣然接受,於是就產生了「新月社」。
「新月社」最初以小型聚會形式出現,後發展成俱樂部形式舉辦活動。一九二四年四月,泰戈爾訪華,五月八日在北平度過他的六十四歲生日。「新月社」為給老詩人祝壽,特地用英語排演他的著名詩劇《齊德拉》,邀請張彭春擔任導演,由林徽因、徐志摩分別扮演劇中的主要人物,佈景繪製者則是梁思成。五月八日、十日分別演出兩場,魯迅、梅蘭芳等文藝界名人前來觀看。演出結束,徐志摩滿懷深情地說道:「我們幾個朋友只是一般的空熱心,真在行人可說是絕無僅有——只有張仲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