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家蘇軾:《石鍾山記》全文結構分析

宋代文學家蘇軾:《石鍾山記》全文結構分析

宋代文學家蘇軾:《石鍾山記》全文結構分析

蘇軾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蘇軾《石鍾山記》全文結構分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石鍾山記》這篇文章將議論和敘述相結合,通過夜遊石鍾山的實地考查,對酈道元和李渤關於石鍾山得名的說法進行了分析批評,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的論斷,表現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富有教育意義。在藝術方面,這篇文章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結構獨特。《石鍾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游性散文那樣,先記游,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歎。

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歎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鍾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猶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二、行文曲折。行文富於曲折變化,是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本來是枯燥的內容,作者加上兩個辨駁,即頓見精彩。文中寫對舊說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對酈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來表達;李渤本來是在糾正酈道元的說法,作者引述時,特別加一句「自以為得之矣」,緊接著陡然一轉——「然是說也,余猶疑之」,著一「『尤」字,說它較酈道元的說法更不可信;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敲擊所謂「石鍾」,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駁,矛頭直指到三百年前得雙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駁李渤全用議論,一針見血,也不同於對酈道元的說法用比喻。而且,此節插在遊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瀾。總之,此文所記之事、所討論的問題雖平常,但通篇幾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轉,極起伏變化之致,使議論內容富有可讀性。

三、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鍾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造出獨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寫也因其巧妙的修飾而形象生動見勝。

四、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後才寫其叫聲(「磔磔雲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然後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後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

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出的,後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後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後發現山下「石穴罅」,後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後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

相關內容: 蘇軾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蘇軾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