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綸所作的《山店》,主要描寫山間行人的所見所聞

盧綸所作的《山店》,主要描寫山間行人的所見所聞

盧綸所作的《山店》,主要描寫山間行人的所見所聞

古代典籍

盧綸,字允言,雖然考中的進士,但是因為安史之亂的爆發未能為官,後來因為權貴的推薦,才做了很短時期的官。他在從軍生活時所作的詩,被後世傳頌,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盧綸所作的《山店》吧。

山店

盧綸 〔唐代〕

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風動葉聲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雲。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伴隨著登登的腳步聲走山路經常走到盡頭,一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山澗泉水的流淌聲。

風吹得樹葉颯颯作響,狗被驚得汪汪亂叫;隔著秋天的薄雲,能看到山中客店用松枝點燃的火堆。

註釋

登登:上山的腳步聲。行時盡:走完了上山的小路。

決決:山泉水流聲。

松火:即松明之火,古代人們劈松木代替蠟燭照明。隔秋云:與秋雲相隔。

創作背景

這首詩一說為王建所作,但是大多數選本都將它收在盧綸名下,學術界較支持此說。這首詩可能是盧綸晚年行山有感之作。此時,他的詩極受德宗重視,官至檢校戶部郎中,在官場平步青雲,心情暢快,時常登山望水,因而有此作。

賞析

詩題名曰《山店》,實際上那行人尚未見到「山店」的屋宇茅舍,更沒有下榻在「山店」,「山店」與行人之間還有一段距離。儘管這樣,它在行人的心中已經點燃了希望之光,激起了難以抑制的嚮往之情。

走在平原上,視野開闊,目力所及,遠近距離心中亦大致有數。如若有翻山越嶺的經歷,就知道那情景、那感受完全不一樣。走近山腳,迎面是山,再往前走,前後左右皆是山,看上去似乎很近,可是走起來,山回路轉,崎嶇曲折,繞了半天,還在那座山裡,再回頭一看,似乎也並沒走多遠,這樣反覆幾次,人也累了,心也急了,於是乎心中不由地冒一個問題:何處是盡頭,何時到盡頭?詩的第一句:「登登山路何時盡?」便非常簡潔地寫出了這種心境。登登,這種聲音有種艱難疲憊、單調沉悶之感,而這正是旅人此時的感覺和心情。詩的第二句承第一句而來,「決決」二字摹聲又兼寫形,表現了詩人選詞造句的精巧。由於山巒疊嶂,泉水多,溪流長,所以「決決溪泉到處聞」。山間溪流水位落差大,流速急,才有「決決」之聲。如果溪水流出了山,洩入平地,也就變得緩慢而無聲息,因而那「決決」之聲,彷彿也在告訴行人山路未盡。

路未盡,仍須行。詩的二、三兩句之間有一處省略,那就是行人在曲折難盡的山路上走了一程又一程。正在夜色蒼茫,匆匆低頭趕路之際,忽然聽到幾聲犬吠,不覺停下了腳步,仔細傾聽,可又別無動靜,只聽得山風陣陣,木葉蕭蕭。行人不覺頓悟,原來就是這「風動葉聲」使得山犬驚吠,可見山林是多麼的寂靜,不過既有犬吠,也該有人或人家,於是他又邁開腳步,走著,走著,果然發現了「幾家松火隔秋雲」 的景象。走了一整天,旅人早已疲倦不堪,亟盼住店,此刻,那閃耀的松火雖然還隔著秋山霧靄,要走近也並非容易,但畢竟是看見了希望之所,盼到了歇宿的「山店」。只有歷盡山路的艱辛,才知道此刻的快樂。旅人的欣喜之情不言而喻。

這首詩沒有用什麼比興手法,它主要描寫山間行人的所見所聞,同時採取或虛或實的手法,將人物的行動貫串其間,通過人物行動和頗具特色的景物的結合,巧妙地刻畫出人物心理和情緒的變化,富有藝術感染力。

相關內容: 盧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