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本站小編帶來張孝祥的《水調歌頭·金山觀月》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宋)張孝祥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湧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雲冠。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
註釋
江山:借指國家的疆土、政權。
自雄:自豪;自以為了不起。
風露:風和露。
高寒:指月光;月亮。
寄聲:托人傳話。
月姊:原指傳說中的月中仙子、月宮、嫦娥,借指月亮。
玉鑒:鏡的美稱。
中看:好看;順眼。
幽壑:深谷;深淵。
魚龍: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
悲嘯:悽慼長鳴。
倒影:物體倒映於水中。
星辰:指列星。
搖動:搖擺,晃動。
海氣: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霧氣。
夜漫漫:黑夜漫長。比喻苦難歲月。
白銀:即銀。金屬的一種。古代也用作通貨。
紫金山:山名。一稱鍾山,在江蘇省南京市市區東。
獨立:孤立無所依傍。
霞佩:亦作「霞佩」。 仙女的飾物。借指仙女。
切雲冠:高冠名。
眇(miǎo)視:仔細觀看。
毫端: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
回首:回頭;回頭看。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何處:哪裡,什麼地方。
聞道:聽說。
揮手:揮動手臂。表示告別。
從此:從此時或此地起。
翳(yi)鳳:本謂以鳳羽為車蓋,後用為乘鳳之意。
驂(cān)鸞:謂仙人駕馭鸞鳥雲遊。
白話譯文
山河是如此的雄偉壯麗,露珠滾滾,微風輕拂,頓感微微寒意。寄聲月亮,能否借我鏡子讓我看清這月下美景。那深谷中的魚龍悽慼長鳴久久不絕,倒映在水面上的星辰也隨著微波搖動,海面上水霧瀰漫黑夜漫長。遠遠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築猶如銀闕晶宮。
以飛霞為玉珮,頭戴高冠,遺世獨立俯視這人間大地。月光如冰雪般潔白,照耀的大地明亮透澈,那萬里之外的景物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回首遙望那海上三神山,彷彿群仙都在對我笑,邀我與他們同游。乘著那鸞鳥駕駛由鳳羽為車蓋的馬車,揮揮手揚長而去。
賞析
鎮江金山寺是聞名的古剎,唐宋以來吟詠者甚多。北宋梅堯臣的《金山寺》詩:「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絕妙地勾劃出宋時金山矗立長江中的雄姿。蘇軾在《游金山寺》詩中更以矯健的筆力,描繪江心空曠幽優的晚景。而張孝祥這首詞則注入更多超塵的藝術幻覺。詞的上片描寫秋夜壯麗的長江,星空倒映,隨波搖動,呈現出一種奇幻的自然景象。起二句直寫秋夜江中金山的雄麗,落筆不同凡響。「寄聲」二句,更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客觀物體以濃烈的主觀感情色彩。「玉鑒」,即玉鏡。「幽壑」三句承上抒寫月光映照下所見江面的奇特景色,天上的星星、月亮,倒影水中,隨波浮現出形態各異的圖像,透過瀰漫江面的無邊無際的夜霧,彷彿聽到潛藏在深水中魚龍呼嘯哀號的聲音。「湧起」二句是從上文「倒影星辰」而來。「白銀闕」,指月宮。蘇軾《開元漱玉亭》詩:「蕩蕩白銀闕,沉沉水精宮。」這裡是形容江上湧現的滾滾白浪,在月光下好像一座座仙宮。「紫金山」,此指鎮江金山。這種高駐金山的奇景,給人一種似乎寫真又是虛幻的藝術感受。
換頭著重抒寫作者沉浸美景而飄然出塵的思緒。表,特。這是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的詞句。佩,同佩,是佩帶的玉飾。切雲是一種高冠名。屈原《涉江》:「冠切雲之崔嵬」。如果說這三句是外在的描述,那麼「漱冰」二句則揭示內心的感受。詞人浸沉在如同冰雪那樣潔白的月光裡,他的目力彷彿能透視萬里之外的細微景物。「回首」以下五句,宕開筆力,飄然欲仙。「三山」,我國古代傳說海上有三座神山,即方丈、蓬萊、瀛洲。前人將三山融入詩詞境界中的並不少見,然而像這首詞中所具有的幻覺意識並不多。詞人超越常態的構想,充滿浪漫色彩。似乎神仙在向他微笑,要他與之同往。結末二句展現乘坐鳳羽做的華蓋,用鸞鳥來駕車的情景,更富有遊仙的意趣。
陳彥行在《於湖先生雅詞序》中說,讀張孝祥詞作「泠然洒然,真非煙火食人辭語。予雖不及識荊,然其瀟散出塵之姿,自然如神之筆,邁往凌雲之氣,猶可想見也。」在這首詞中所抒寫的瀟散出塵、飄然欲仙的情思,不僅顯示出作者開闊的心胸和奇特的英氣,而且生動地反映了他的詞作個性和風貌。
相關內容: 張孝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