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zhi)(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陝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所著除文集外,有《師友談記》十卷、《德隅堂畫品》一卷。《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有傳。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李廌的《虞美人·玉闌干外清江浦》,一起來看看吧!
虞美人·玉闌干外清江浦
李廌〔宋代〕
玉闌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風如扇雨如簾,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闌:欄)
青林枕上關山路,臥想乘鸞處。碧蕪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
這首詞,是寫春夏之交的雨景並由此而勾起的懷人情緒。
上片從近水樓台的玉闌干寫起。清江煙雨,是闌干內人物所接觸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個空遠無邊的境界。「好風如扇」比喻新穎,未經人道,春夏之交,往往有這樣的景色。陶淵明詩「春風扇微和」的扇字是動詞,作虛用;這裡的扇是名詞,作實用;同樣給人以風吹柔和的感覺。「雨如簾」的繪景更妙,它不僅曲狀了疏疏細細的雨絲,像後來楊萬里詩「千峰故隔一簾珠」那樣地落想;而且因為人在玉闌干內,從內看外,雨絲就真像掛著的珠簾。「岸花汀草、漲痕添」,也正是從隔簾看到。「微雨止還作」(蘇東坡句),是夏雨季節的特徵。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漲痕,所以說是「時見」。「漲痕添」從「岸花汀草」方面著眼,便顯示了一種幽美的詞境。這是精細的描繪,跟一般寫壯闊的江漲氣勢採用粗線條勾勒的全不相同。
下片由景入情。見到天涯的雨,很自然地會聯想到離別的人,一種懷人的孤寂感,不免要湧上心頭,於是幻想就進入了枕上關山之路。只有模糊的夢影可以回憶乘鸞的舊蹤。碧蕪千里的天涯,自然引起「王孫游兮不歸」的悠悠之思呢。可是溫馨的會面,在夢裡也不可能經常遇到。「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這麼一結,進一層透示這僅有的一霎歡娛應該珍視,給人的回味是悠然不盡的。
這首詞雖是相思懷人之作,但格調清朗疏淡,沒有一絲纏綿悱惻的淒清,在同類題材中不多見,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詞境。
藝術手法上,這首詞層次分明,對比鮮明;上片寫白天,下片寫晚上;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相關內容: 清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