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歸樂》唐代詩人薛奇童所作,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吧。
天地逆旅,人似過客,茫茫然,不知來處,亦不知歸處。紅塵滾滾,繁華如夢,熙來攘往,都是忘川癡心者。時光漫長,來去如風,一來一去之間,生命演繹多少傳奇故事。癲狂或欣喜,癡妄或願景,河流之水不斷,人間淚水長流,有愉悅,也有鬱悶,有快樂,更有苦澀。命運畢竟不是交響樂,不一定那麼闊大,卻又似交響樂,含有幾分繁複。
跋涉人生旅途,或曰: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在無可奈何地分別之際,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成為詩人筆下可以盡情抒發的對象。情非得已,誰願品別離之鳩毒?誰願嘗相思之荼苦?
《思歸樂》
【唐】薛奇童
萬里春應盡,
三江雁亦稀。
連天漢水廣,
孤客未言歸。
古詩署名問題,多有反覆,大概因為傳播過程中的抄寫之誤。《思歸樂》為樂府近代曲辭。《全唐詩》中薛奇童名下並未見得此詩,反而在五一一卷歸作張祜詩。今據《萬首唐人絕句校注集評》,署名薛奇童。
一二句「萬里春應盡,三江雁亦稀」,從高瞻的角度落筆,形成遠矚的視野,彷彿在人眼前緩緩展開一幅畫卷。不過,這幅畫圖注定是寂寥萬分的。
山河萬里,入目處,不再是繁花似錦,也沒有芳草葳蕤,因為晚春臨近,百花凋謝,黃葉飄零。江水奔流,堤岸邊,雁群早杳,孤鴻影稀。
第一句講「春盡」,第二句言「雁稀」,都是以寬廣為背景,用「萬里」和「三江」之範圍,來容納個人渺小的視線裡的景物,從而營造出來一個充滿淒清的氛圍。春有思之情意,雁有訊之傳遞,可惜都歸於一個「盡」和「稀」裡面,唯有苦楚沉於心底。
三四句「連天漢水廣,孤客未言歸」,如果說前面兩句是詩人所能夠具有的豐富想像,那麼這兩句便是有些淒涼的現實。詩人終究從無情的自然,輾轉向有情的自我。
漢水有傳說,七月七,鵲橋搭,銀河迢迢可渡,牛郎織女相會。千載以來,傳說無盡,情感交替,多少癡男怨女,盼秋風一度,西廂角落,脈脈私語,溫情感天動地。
第三句,詩人回歸自身感受,講述在目光所能到達的地方,從而引出漢水的廣闊無邊,遂有水天一線之描繪。這仍是特定的背景,專門用來襯托「孤客」之窘況。萬里情遙,三春早盡,雁書無訊,漢水連天,只有「孤客」仍然歸不得矣!
縱觀此詩,」清爽平易「(徐用吾《精選唐詩分類評釋繩尺》),詩人善於把握宏偉的自然景觀,在不經意間營造氛圍,以闊大映射微小,用壯觀襯托孤寂,讓內心無處寄寓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這種身世飄零的情感體驗,即便是千年之後,仍然可以讓閱讀者很好地感同身受,實在是令人感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