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平所作的《採蓮曲》描寫採蓮的景象,具有生活氣息

劉方平所作的《採蓮曲》描寫採蓮的景象,具有生活氣息

劉方平所作的《採蓮曲》描寫採蓮的景象,具有生活氣息

古代典籍

劉方平,生卒年、字號、生平事跡均不詳,是唐朝天寶年間詩人,擅長山水畫、詠物寫景詩,藝術性較高。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劉方平所作的《採蓮曲》吧。

盛夏酷暑,梅雨方過時節,無比,令人煩躁。此時此刻,吃上幾顆蓮子,夾雜蓮心,清心明目,去躁祛煩,舒暢極了。不由回想起小時候,暮色黃昏裡,靜坐小池塘邊,圓荷擎天,蓮花怒舉,偶有晚風輕拂,不啻天堂,頓忘人間。

書寫吟誦荷蓮的詩詞極多,比如選入小學課本裡的那一首,著名的漢樂《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如果再讓我擇一句記憶深刻的,那麼可能只有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採蓮曲》

【唐】劉方平

落日清江裡,

荊歌艷楚腰。

採蓮從小慣,

十五即乘潮。

這是唐朝詩人劉方平的一首小詩,放在那些寫蓮頌荷的詩歌裡,實際上顯得極其不顯眼。然而,需要注意的一點正在於,這首小詩如此的具有生活氣息。這大概與其脫胎於民歌小調有著密切的關係,畢竟漢樂府是詩人們很好的指導老師。

開首兩句「落日清江裡,荊歌艷楚腰」,點明時間:落日黃昏裡;道出地點:碧波清江上;人物:荊楚女孩子。清清江水,緩緩流淌,一輪落日倒映,彷彿墜入碧波。清脆悠揚的民歌小調,繚繞在清澈的江面上。餘暉中,霞光裡,照射出撐船女孩子苗條的身影。

詩句中用了一個典故「楚王好細腰」,典出《墨子·兼愛中》:「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年,朝有之色。」南朝梁詩人鄭慳《奉和夜聽妓聲詩》:「爭妍學楚腰。」此處楚腰,則指美人細腰。典不輕用,詩人在此借用,自有用意。如果說那些人為了討好楚王而自甘飢餓達到目的,那麼此處的採蓮女孩子們的細腰,卻是因為生活的艱苦勞作而難以飽食所形成的。這種細腰,有何可羨慕的呢?

在這裡,詩人從描寫景物入手,轉而涉筆到人物,接洽自如,銜接順暢。似乎不經意,卻在這種不經意之間,偏偏又讓人察覺到幾分有意為之。這種似與不似的模糊性,恰恰蘊藏著難以明言的古典美。都知道「文章千古事,妙手偶得之」,可是真正的「偶得」,卻是幾多艱難,非苦心孤詣,沒有幾個能夠達到。

最後兩句「採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到得此時,詩人才開始寫「採蓮」有關的內容。詩人仍是跳脫的,他不去具體地描寫採蓮這一整個的工作場景,好像只是順口一提一般,敘述了一下採蓮女孩子的生活經歷。

對於採蓮這個工作,女孩子們從小都已經做習慣了,十五歲的小小年紀都開始沐風櫛雨,乘風破浪,體味生活賦予的酸甜苦辣。對於在現場的人來說,生活中的一切勞動事件,看上去都並非文學作品中那樣輕鬆美好。固然說「工作著是美麗的」,但是負重超出個人承受能力的工作量,卻是嚴重違反人性原則的。

事實上,我們以為的生活樂趣,大多時候,對於別人而言,都是生活的艱辛。詩人在此並沒有發表半點屬於自己的意見,只是用平淡的口吻敘述了這些採蓮女孩子們的成長過程。然而,正是在這樣平靜語氣的背後,卻把生活隱藏著的殘酷真相給表達得格外清晰。

這首詩特意從事情的結尾落筆,反向追溯,打破尋常的時空概念,刻意出新。「詩既妍雅,調亦入古」(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師古而不拘泥於此,自出機杼,別見用心。從習以為常的生活現象中,提煉出幾分與眾不同的樂趣,這大約便是詩人之所以為詩的根本所在。

相關內容: 劉方平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