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人,出生於費縣。他是北宋著名詞人,他對宋詞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人,婉約派代表人物。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躊躇滿志的柳永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結果卻初試落第。
然而,到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柳永連續四次科舉落第,他憤而離開京師,從此沉溺於煙花巷陌,「秦樓楚館」成了他常去之處,在這裡,柳永彷彿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
因仕途坎坷,柳永遂一心填詞,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創作了大量的慢詞,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他的詞作流傳極廣,當時有「凡有井水之處,皆能歌柳詞」之語。
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親政,特開恩科,對歷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柳永聞訊,即由鄂州趕赴京師。當年,柳永與其兄柳三接同登進士榜,「五十知天命」之際,柳永總算是進入了仕途,自然是喜悅不已。
可是,暮年及第的柳永,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曉峰鹽監、泗州判官、西京靈台山令,一路轉官落魄,終以一個有名無實的屯田員外郎而結束。
五十多歲的柳永,在這多年宦游各地的生活中,也算是仕途坎坷,又讓他產生了對官場十分厭倦與矛盾的情緒。
一日,柳永宦游經過江南的楚江時,寫下了一首羈旅之詞——《迷神引》,在這首詞中表露出一名不得志的封建文人內心的苦悶與迷茫。
《迷神引》 柳永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游宦。覺客程勞,年光晚。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消息,斷雲遠。
這首詞一開始就寫柳永乘舟經過楚江,天色將晚,暫時停泊靠岸,準備住宿,他用「帆卷」、「暫泊」的舟行特點,透露出旅途的勞頓。
繼而以「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驚雁」鋪陳直敘的手法描繪出一幅天然優美的屏畫,也襯托出羈旅遊子孤寂之感。
在上片裡,柳永對景色進行層層描述,用形象的手法來表達感受,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下片起首用「舊賞輕拋,到此成游宦」兩句直接抒發宦游生涯的感慨,自己旅途勞頓,歲月易逝,年事漸老,「異鄉風物」,顯得更加蕭索,旅途愁悶之心情躍然紙上。
「帝城」是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樓」是指京城中的歌樓。帝都遙遠,秦樓阻隔,這些都是自己青年時代困居京城、留連歌樓浪漫生活的象徵,而今都已遠去。
按宋代官制,初任地方職的官員要想轉為京官是相當困難的,因而在柳永看來,帝都是遙遠而難至的。且宋代不許朝廷命官到青樓坊曲與歌妓往來,否則就會受到同僚的彈劾,於是,步入仕途的柳永便與舊日歌妓及青樓生活斷絕了聯繫。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是實景,形象地暗示了賒遠阻隔之意;尾句「佳人無消息,斷雲遠」,補足了「秦樓阻」之意。「佳人」即「秦樓」中的人,因種種原因斷絕了消息,昔日舊情像一片斷雲隨風而逝。
從這首詞中可以看出晚年的柳永對仕途的厭倦情緒和對早年生活的嚮往,內心十分迷茫與矛盾。
可以說,這首《迷神引》是柳永個人生活的縮影:少年不得志,客居京都,流連坊曲,以抒激憤;晚年入仕卻不得重用,又隔斷秦樓難溫舊夢,心中苦不堪言。
但是,雖然苦不堪言卻偏要言,這正是柳永心中的真味,正如他在許多詞中都用淒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意蘊雋永,真實感人。
從表面上看,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鶴沖天·黃金榜上》),他對功名利祿不無鄙視,但其實他骨子裡還是忘不了功名,希望走上一條通達於仕途的道路。
柳永是矛盾的,他想做一個文人雅士,卻永遠擺脫不掉對世俗生活和情愛的眷戀與依賴;當他醉裡眠花柳的時候,他卻又在時時掛念著自己的功名。
然而,入仕後的坎坷,後半生宦游沉浮的切身感受,反倒使他的藝術天賦在詞的創作領域得到充分的發揮。在他的多首羈旅行役詞中,自抒漂泊生活中的離別相思之情,背景遠比五代以及宋初詞人所寫思鄉念遠詞闊大,意境也更為蒼涼。
相關內容: 柳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