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十章》是清代魏源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寰海十章(其一)
揭竿俄報郅支圍,呼市同仇數萬師。
幾獲雄狐來慶鄭,誰開兕柙禍周遺!
七擒七縱談何易,三復三翻局愈奇。
愁絕釣鼇滄海客,墨池凍臥黑蛟螭。
全文翻譯
忽報鬼子被奮起義民層層圍困,
人人同仇敵愾,頃刻間號召數萬人大軍。
敵酋眼看就擒,忽然斜刺裡來了救兵,
是誰開籠放虎,讓它們禍害人民!
難道鬼子也懂仁義,可以七擒七縱?
怪的是忽戰忽和,反覆舉棋不定。
這樣荒唐事,真使有心人愁悶欲死;
我像黑蛟龍凍臥在墨池中,有志難伸。
作品賞析
鴉片戰爭初起時,英國侵略軍侵入廣州,被人民武裝的平英團圍攻於三元裡,英領事義律往救,亦被圍困,經滿清官吏奕山派人前往勸解,保護義律出圍。作者對於當時滿清政府的懼外媚敵行徑極為不滿,並對外國的入侵和清廷的顢頇無能懷著深切的憂慮,詩中充分流露出這種憤懣和憂國的感情。
作者簡介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字默深、墨生,原名遠達,字良圖,又字漢士,法名菩薩戒弟子魏承貫,湖南隆回人,魏邦魯第二子。幼年時家道中落。6歲進私塾。9歲應縣童子試,因以「腹內孕乾坤」對「杯中含太極」而使考官大為驚歎。14歲參加縣學入學考試,名列前茅,被稱為神童之一。三年後,回鄉教書,方圓百里,頗有文名。此後求學京師,隨姚學塽學宋儒之學,從劉逢祿學《公羊》。中年後充任督撫幕府。
道光二年(1822年)應順天鄉試,中舉人第二名。後屢試未中進士,捐「內閣中書舍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進士,歷任江蘇東台知縣、興化知縣、兩淮鹽運司海州分司運判和高郵州知州等。咸豐三年(1853年)因遲誤驛報而被革職,後雖經保舉復職,終無意仕途,入僧院參禪,後卒於杭州東園僧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