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嬌梨》又名《雙美奇緣》,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說中最早的一部,風格最為純正的才子佳人小說代表作。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認為該書成於明朝,當時法文譯本名為《兩個表姐妹》,於1826年在巴黎出版。該書同《平山冷燕》(譯本《兩個有才學的年青姑娘》)一起,名聲在外,遠過於其在中國的地位。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一書中也提到了《玉嬌梨》,可見它的影響。本書同《平山冷燕》,主旨均為「顯揚女子,頌其異能」。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玉嬌梨》有法、英、德、拉丁、俄等外文全譯本或片段譯文或節譯文本。
創作背景
關於《玉嬌梨》、《平山冷燕》創作出版的時間,學術界一般認為在明末清初,但尚未有足夠材料加以證明。
現今所見《平山冷燕》單行本及《玉嬌梨》、《平山冷燕》合刻本的大多有一篇內容相同的序,在「合刻本」中題為「合刻天花藏才子書序」(以下簡稱「合刻序」),而大連圖書館所藏《平山冷燕》刊本則署為「平山冷燕序」,在《天花藏批評平山冷燕四才子書藏本》中又題為「四才子書序」。弄清這篇序言的最初歸屬,是搞清楚《玉嬌梨》、《平山冷燕》版本情況及出版時間的關鍵。
這篇序言中有一句話頗為費解:「豈必俟諸後世?將見一出而天下皆子雲矣。天下皆子雲,則著書不愧子雲可知已」。這句話是根據《玉嬌梨》小說正文的篇頭詩而說的。詩云:「更有子雲千載後,生生死死謝知音」。
「子雲」是西漢揚雄的字,「子雲千載」是個典故,作「後世知音」解。如果根據這句篇頭詩以及「子雲千載」這個典故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難道小說一定要等後世知音們來閱讀嗎?(我們)將看到此書一出版,天下人都是它的知音。如果天下人都是小說的知音,就可以知道寫小說的人不愧是揚子雲一樣的才子了。
既然這篇多種版本都出現的序言必須根據《玉嬌梨》小說正文的篇頭詩的意思才能讀懂,那麼,這篇序言最多只能作為《玉嬌梨》、《平山冷燕》合刻本的序言,甚至更可能是《玉嬌梨》的序,而「平山冷燕序」則可能是搬用了「合刻序」。
事實上,《平山冷燕》的確是搬用了「合刻序」。這點可以從《平山冷燕》小說的署名情況看出破綻。現今所能見到的《平山冷燕》的最早刊本,是大連圖書館所藏刊本(以下稱「大連本」)。這個刊本沒有署名。一般小說都會署名,即便是作者不願暴露自己的身份,也會註明自己的筆名。
只有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小說才不題撰人:第一,刊本是古本,不能查知作者的名字。第二,精刊且有自序的刊本,由於序言中已署名,故而正文就不再署名。第三,粗製濫造的版本一般不署名。而我們所看到的「大連本」,從版式上看是精刊本,並且不題是古本,卻不題撰人,因此它的不題撰人的情況不屬於上述情況的任何一種。
於是,我們推測它很可能是從《玉嬌梨》、《平山冷燕》合刻本分離出來單刻的,因為合刻本《平山冷燕》沒有署名,所以,單刻本也就不能署名了。還有一條內證,柳存仁《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一書指出,雍正庚戌(1730年)間的《玉嬌梨》、《平山冷燕》合刻本,玉嬌梨卷題有「荑荻散人編次」字樣,而平山冷燕則沒有刻撰人或編次人的姓名。該版本是現今所見《玉嬌梨》、《平山冷燕》的最早合刻本。所以,《平山冷燕》在其初刻單行本時,並沒有署名。
既然《平山冷燕》單刻本是從《玉嬌梨》、《平山冷燕》合刻本分離出來單刻的,從資料上來看,並沒有比「合刻本」更早的《平山冷燕》單刻本子,所以,可以擬定《平山冷燕》的出現是在「合刻本」出現之際,即1658年前後。也由於《平山冷燕》的單刻本是「合刻本」分離出來的,「合刻序」寫於順治戊戌年(1658),則《平山冷燕》單刻本的初刊時間最早也是在順治戊戌年(1658)後。
在確定了「合刻序」的歸屬及《平山冷燕》單刻本的初刊時間後,關於《玉嬌梨》的版本的情況就能順籐摸瓜地搞清楚了。有一條新材料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極有幫助。日本內閣文庫所藏《玉嬌梨》,封面題署「新鐫繡像圈點秘本玉嬌梨」,這個版本除了有一篇題名為「素政堂主人」所作的內容完全不同於「合刻序」(「合刻序」尾署「天花藏主人題於素政堂」)的「玉嬌梨敘」之外,還有一篇交代小說來歷的「緣起」。
這篇「緣起」交代,《玉嬌梨》小說因為完成得晚,所以一直拖延耽擱,世人沒有見過這部小說,更不知小說還有所謂「秘本」這個名字。這篇「緣起」還說,因為兵火的緣故,這部小說被迫拿出來刊刻。《玉嬌梨》寫的是江南生活,學術界已公認其作者為江南人,而江南明清之際發生的兵火,應該是指明末清初之際江南所遭兵燹,而所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兩件大事都發生在順治乙酉(1645年),比「合刻序」撰寫時間順治戊戌(1658年)要早13年。
所以,《玉嬌梨》小說的創作時間比「合刻序」的完成時間要早。
由此可知,《玉嬌梨》小說實際上有兩篇序言,比較這兩篇序言的內容,日本內閣文庫本的「玉嬌梨敘」及其「緣起」都明言,小說為王世貞門客所寫,並受到了王世貞的讚賞,而「合刻序」則含蓄地表明自己是作者。再對照《玉嬌梨》小說正文篇頭詩中的詩句:「更有子雲千載後,生生死死謝知音」,我們可以推斷:《玉嬌梨》小說創作出來後,作者並不知道小說的影響會如何,只期望後世的知音來賞鑒。因為不自信,所以借王世貞作幌子。
但從現今所留下來的《玉嬌梨》小說的版本眾多的情況可以想見,這部小說在出版後相當暢銷,作者覺得不需要王世貞作幌子,希望自己拿回小說的著作權,所以就不要了原來的「玉嬌梨敘」及其「緣起」。(這個推測也有一條內證:大連圖書館所藏《玉嬌梨》小說版本,是現今國內所見《玉嬌梨》小說的最早本子,封面題署與日本內閣文庫本一樣:「新鐫繡像圈點秘本玉嬌梨」,卻沒有繡像,也沒有敘言及緣起),另外寫了一篇「合刻序」以聲明小說的作者是自己。因為目的在於拿回《玉嬌梨》小說的著作權,所以,「合刻序」的內容主要針對「玉嬌梨」小說而言。
據此推斷,「合刻本」以及「合刻序」的出現應該距離《玉嬌梨》的刊行時間不會太久,否則等人們已經習慣了《玉嬌梨》的作者是王世貞的門客這一說法,作者再聲明小說是自己做的,人們就很難接受了。這樣,再根據「合刻序」的寫作時間順治十五年(1658),《玉嬌梨》小說的「緣起」裡提到的「近緣兵火」說法,則小說的成書與刊行很可能是在順治十幾年。
綜上,《玉嬌梨》小說的成書、刊行時間應是在順治十幾年;《平山冷燕》的成書時間比《玉嬌梨》晚,但又在順治十五年前,其單刻本初刊時間至早也是順治十五年(1658)之後。學術界基本公認《玉嬌梨》、《平山冷燕》是才子佳人小說流派的開山之作,既然這兩部開山之作都出現在清初,所以,才子佳人小說流派也應該出現在清初,而不是人們常常含混地以為的明末清初。
作者簡介
這部小說的作者至今是個謎。書上原題「荑荻散人編次」,又作「荑荻山人」「荻岸散人」等。另一部與《玉嬌梨》齊名的小說《平山冷燕》的作者也是此公。有人說他是清代秀水人張勻,還有人認為他就是清代著名的小說家天花藏的主人,但都證據不足,無從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