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歌》是漢代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創作的一首五言詩,題目是據《周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成語取義,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忽應,自然結合。此詩寫新婚夫婦的喜悅,以新婦的口吻,自述盡婦道,供婦職,希望能與丈夫永久恩愛,求得白首不忘的幸福。這是一首合樂可歌的文人樂府,借寫新婚夫婦的相得心情,可能有所托喻和寄寓。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創作背景
據近人孫文青《張衡年譜》,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張衡二十三歲,開始為南陽太守主簿。張衡和南陽太守鮑德相處很好。他為太守做文書工作。除本職工作之外,時間還是不少的,他有可能在此期間進行文學創作,寫了一篇與《定情賦》有關的《同聲歌》。
作品鑒賞
全詩二十四句,可分為三層。第一層為前六句,是敘述女主人公做了「君」的妻(或妾),戰戰兢兢,盡力勉力侍候;第二層是從「綢繆主中饋」到「鞮芬以狄香」的八句,具體敘述了女主人公作為妻子(或妾)如何克盡婦道;第三層是最後十句,重點描寫美好的夜晚。
江曉原在《年年歲歲一床書:紅塵中的科學文化閱讀》中認為《同聲歌》是以女性第一人稱口吻,描述一個男子的妾在洞房花燭之夜的經歷和感受:她和該男子的故事始於一次邂逅,她被收納以充後房(成為眾多姬妾中的一員)。初次性生活使她感到非常害怕(恐懍若探湯),但她還是決定盡力扮演好她的性角色,她願意成為男方家族的一員,獲得正式地位(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接著是女子在洞房中的所見和經歷。重重門戶次第關閉之後,就進入了她和那男子的二人世界。寬衣解帶之際,她在枕旁看到了一系列的圖,圖中的內容是:「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眾夫所稀見,天老教軒皇。」之後二人歡好交接的過程被詩人省略了,但寫出了結果:「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洞房花燭之夜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樂,以至於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個夜晚。
這種前所未有的歡樂,當然就是性的歡樂。民間諺語有「一夜夫妻百日恩」之語,說的就是這件事。而這樣歡樂的性生活,一定和她所見的那些圖有關,所以至少從明代開始,王士禛等人就斷定那些圖是「列秘戲圖也」,也就是春宮圖。他們的結論(主要來自直覺)是對的,但是給出理由很不充分,他們只是根據張衡的另一篇作品《七辯》中有「假明蘭燈,指圖觀列,蟬綿宜愧,夭紹紆折,此女色之麗也」的話來推斷的。
呂晴飛主編的《漢魏六朝詩歌鑒賞辭典》認為《同聲歌》女主人公是男子的妻子,此詩是有所寄托的。詩的第一層中有「恐懍若探湯」的話很重要,如果夫妻感情很好,她是不會戰戰兢兢,終日憂懼的。這就暗示作者明寫夫妻,而作為丈夫的「君」是「君王」,「充後房」的「賤妾」實為大臣。
在第二層中,「綢繆主中饋」是妻子的職務,但也可以引申為經濟大計。但「奉禮助蒸嘗」卻不是一般祭祀。《詩經·小雅·天保》中的「禴祠烝嘗」,分別指「夏祭、春祭、冬祭、秋祭」;《周禮·春官·大宗伯》中有「以烝,冬享先王」,這是祭祀先王的儀式。可見詩人設想中的「丈夫」顯然具有「君王」的地位。底下設想為莞席、為羅衾、為幬,是「忠心衛護」的具體化。
最後一層,講夜晚以軒轅黃帝的房中陰陽導養術來曉喻「丈夫」,實際上是以臣下的身份,委婉地勸告君王勿沉迷於後宮佳麗三千、聲色犬馬的生活,而要以偉大的政治家軒轅黃帝為榜樣。這也是「臣事君以忠」的一個具體內容。
相關內容: 張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