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詩詞代表人物生平簡介:張衡,仿照班固作《二京賦》

漢朝詩詞代表人物生平簡介:張衡,仿照班固作《二京賦》

漢朝詩詞代表人物生平簡介:張衡,仿照班固作《二京賦》

歷史名人簡介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張衡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人物生平

博通經籍

張衡的家族世代為當地的大姓。他的祖父張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稱為聖童,曾把家傳余財數百萬讓給他的侄子。光武帝劉秀登基後張堪被任命為蜀郡太守,隨大司馬吳漢討伐割據益州的公孫述,立有大功。其後又領兵抗擊匈奴有功,被拜為漁陽太守。曾以數千騎兵擊破匈奴來犯的一萬騎兵。此後在他的任期內匈奴再也沒有敢來侵擾。他又教人民耕種,開稻田八千頃,人民由此致富。所以,有民謠歌頌他說:「張君為政,樂不可支。」張堪為官清廉。伐蜀時他是首先攻入成都的,但他對公孫述留下的堆積如山的珍寶毫無所取。蜀郡號稱天府,但張堪在奉調離蜀郡太守任時乘的是一輛破車,攜帶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張衡像他的祖父一樣,自小刻苦向學,少年時便會做文章。16歲以後曾離開家鄉到外地遊學。他先到了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三輔(今陝西省西安市一帶)地區。這一地區壯麗的山河和宏偉的秦漢古都遺址給他提供了豐富的文學創作素材。以後又到了東漢都城洛陽。在那兒,他進過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結識了後來著名的學者崔瑗,與他結為摯友。張衡興趣廣泛,自學《五經》,貫通了六藝的道理,而且還喜歡研究算學、天文、地理和機械製造等。但在青年時期,他的志趣大半還在詩歌、辭賦、散文上,儘管他才高於世,卻沒有驕傲之情。平常從容淡泊,不喜歡與俗人相交。

步入仕途

漢和帝永元(89年—105年)年間,張衡被推舉為孝廉,但他沒有接受,公府幾次徵召也不到。當時,國家太平日久,自王侯以下,沒有不奢侈過度的。張衡於是仿照班固的《兩都賦》,殫精竭思十年,才作成《二京賦》,用以諷諫朝廷。大將軍鄧騭欣賞張衡的才華,多次徵召他,張衡都不應命。

公元100年(永元十二年),張衡應南陽太守鮑德之請,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書工作。八年後,鮑德調任京師,張衡即辭官居家。

職掌太史

張衡擅長機械,特別用心於天文、陰陽、歷算。平常喜愛揚雄的《太玄經》,對崔瑗說:「我看《太玄》,才知道子雲(揚雄字)妙極道數,可與《五經》相比,不僅僅是傳記一類,使人論辯陰陽之事,漢朝得天下二百年來的書啊。再二百年,《太玄經》就會衰微嗎?因為作者的命運必顯一世,這是當然之符驗。漢朝四百年之際,《玄》學還要興起來的呢。」漢安帝早就聽說張衡善術學,公元111年(永初五年),張衡被朝廷公車特徵進京,被拜為郎中,再升任太史令。於是研究陰陽,精通天文曆法,製作渾天儀,著有《靈憲》、《算罔論》,寫得較為詳細明白。雖然在漢順帝即位初年再調動它職,但後來又任太史令,張衡任此職前後達14年之久。他許多重大的科學研究工作都是在這一階段裡完成的。

張衡不慕當世的功名富貴,擔任官職,往往多年都不得遷升。自從離開史官的職務五年後,又回到原職。於是設客問體,作《應問》來表明自己的心跡。當時,政事漸衰,宦官干政。張衡於是上疏陳事,勸諫順帝。

外出國相

公元133年(陽嘉二年),張衡升任侍中,順帝任用他在自己身邊對國家的政事提出意見。順帝曾詢問張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們害怕他說自己的壞話,都用眼睛瞪著他,張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話回答後出來了。但宦官還是擔心張衡以後會成為他們的禍害,於是群起譭謗張衡。張衡常想著如何立身行事。認為吉凶禍福,幽暗深微,不易明白,於是作《思玄賦》,以表達和寄托自己的情志。

公元136年(永和元年),張衡被外調任河間王劉政的國相。劉政驕奢淫逸,不遵法紀;又有不少豪強之徒,糾集在一起做亂。張衡到任後,嚴整法紀,打擊豪強,暗中探得奸黨名姓,一時收捕,上下肅然,他為政以清廉著稱。任職三年後,張衡上書請求辭職歸家,被徵召拜為尚書。

公元139年(永和四年),張衡逝世,享年六十二歲。

公元1009年(宋徽宗大觀三年),張衡因算學方面的成就被北宋追封為西鄂伯。

相關內容: 張衡班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名人簡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