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橡媼歎》賞析

皮日休《橡媼歎》賞析

皮日休《橡媼歎》賞析

古詩賞析

橡媼歎

皮日休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

傴僂黃發媼,拾之踐晨霜。

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

幾曝復幾蒸,用作三冬糧。

山前有熟稻,紫穗襲人香。

細獲又精舂,粒粒如玉璫。

持之納於官,私室無倉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

農時作私債,農畢歸官倉。

自冬及於春,橡實誑飢腸。

吾聞田成子,詐仁猶自王。

吁嗟逢橡媼,不覺淚沾裳。

註釋:

1、本詩是作者《正樂府十篇》中的第二首。橡媼:拾橡子的老婦人。

2、橡子:橡樹(又名櫟樹)的果實,苦澀難食。

3、榛蕪岡:草木叢雜的山岡。

4、傴僂(yǔlǚ):駝背彎腰的樣子。黃發:指年老。

5、盈掬(jū):滿一捧。掬:一捧。

6、盡日:一整天。

7、曝(pu):曬。

8、三冬:冬季的三個月。

9、襲人香:指稻香撲鼻。

10、細獲:仔細地收割、揀選。精舂(chōng):精心地用杵臼搗去谷粒的皮殼。

11、玉鐺:玉製的耳墜。這裡形容米粒飽滿圓潤、晶瑩可愛。

12、持之:拿它。之,指米。納於官:交納給官府。

13、私室:指農民自己家裡。無倉箱:猶言顆粒不存。倉箱:裝米的器具。

14、石(dan):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15、不避贓:猶言公然貪贓。

16、農時:春耕播種時節。作私債:指貪官狡吏把官倉的糧食放私債進行盤剝。

17、誑飢腸:哄哄飢腸轆轆的肚子。誑:哄騙。

18、詐仁:假仁。

19、吁嗟(xūjiē):感歎聲。

譯文:

秋意深沉,橡樹結的果子早已熟透,一顆一顆散落在荒蕪的山岡上。

一個駝背的,花白頭髮的老婆婆,一大清早就踩著冷冷的秋霜,在山坡上撿橡子。

老人家行動不便,手腳很不利索,整整一天,不過撿了一小筐。

我問她:「老媽媽,你撿這些橡子做什麼用?」

她回答:「回去曬乾,再蒸一蒸,用來做過冬的糧食。」

老人一家在山前本來有幾畝稻田,今年收成不錯,沉甸甸的稻穗香氣襲人!

小心的收割、舂米,官家來收秋糧時,全部拿出來,一點也沒有私留。

可是,為什麼明明一石多的大米,官家的稱量出來竟然只有五斗!

這些貪官污吏狡黠無恥,罪大惡極!他們拿官糧來放私債,等連本帶利收回,又放到官家的糧倉裡面。一年又一年,他們就做著這樣的無本生意!

可憐老婆婆這樣的人家還有多少?從冬天到來年,只有用難以下嚥、毫無營養的橡子來欺騙自己的肚子。

我聽說春秋時齊國有個虛偽的貴族,叫田成,他假裝仁義,道貌岸然,最後還是當上了齊國的國王——可是現在,有些人連這樣的假仁假義也不願意做了!

看著老婆婆遠去的消瘦的背影,不知不覺,眼淚流下來。

賞析:

《橡媼歎》是皮日休的一篇代表作。詩人通過對「橡媼」這一老婦進行具體描寫,深刻地揭示了唐末農民起義前夕的社會現實。詩人把他對人民的深厚感情,不加修飾、不事雕琢地流注筆端,使作品質樸無華,自然動人。

這首詩大致可分為三段。

從「秋深橡子熟」至「用作三冬糧」八句為第一段,寫老媼拾橡子的艱辛及用途。前四句寥寥數筆,便點出時令、地點、人物、事件和具體活動時間,勾畫了一幅孤淒悲楚的荒山拾橡圖。「傴僂黃發」,狀出老媼筋骨累斷、膏脂枯乾的形象;「踐晨霜」則說明老媼動身之早,天氣之寒。從人物形象和動作方面,讀者可以看出統治者給人民所留下的種種創傷。五到八句寫橡實的拾取、製作之難和它對老媼的「寶貴」作用。一個時辰方拾一捧,一天才可勉強盈筐,拾取橡實實在很難。榛蕪岡上橡樹叢生,橡子本來很多,老媼起早貪晚卻收效甚微,這一方面說明老媼之年高體衰,另方面則暗示出搶拾橡子的決不只老媼一人,從而能以小顯大地表現出饑饉遍天下的悲慘現實。

從「山前有熟稻」至「橡實誑飢腸」等十四句為第二段,是老媼的自述,主要寫老媼被逼拾橡子的具體原因。「山前有熟稻」等四句,說明老媼以橡實「用作三冬糧」並非懶惰無收,相反,她家的田間所呈現的是稻湧金浪、香氣襲人、米粒如玉的一派豐收景象。「持之納於官」等六句,則寫出了導致年豐民不足、老媼拾橡實的主要原因。向官府繳納賦稅猶可,但令人不堪忍受的是官府變本加厲地盤剝農民,他們竟用加倍大斗收進賦稅。「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是對封建社會吏治的高度而形象的概括,寫出了貪官污吏敢於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向農民進行敲詐勒索的心理狀態和惡跡。「農時作私債」等四句,是對上述原因的概括回答。「農時作私債」,寫出了地主富戶對農民的巧取;「農畢歸官倉」,則寫出了官府對農民的剝奪。正由於地主和官府沆瀣一氣,巧取豪奪,所以才使得老媼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以致餓急了只好拿橡實來填飽自己的肚子。總之,這一段老媼拾橡子的具體原因的剖露,入木三分,把唐末統治者的凶殘、狡詐和所行無忌的豺狼面目給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來了。

最後四句為第三段,著重寫詩人耳聞目睹這黑暗現實後內心的慨恨,並對老媼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這首詩在思想和藝術上都很有特色。首先,詩歌在思想上頗具鋒芒,作者把批判矛頭直指上層統治者。詩人描繪老媼霜晨拾橡圖並非目的,而借題發揮,暴露封建統治者殘酷搾取民脂民膏以肥己的罪惡,才是詩人的本意。皮日休的超群處,正在於他善於踏著客觀描寫的跳板,凌空飛劍直下,通過「吾聞田成之,詐仁猶自王」二句的主觀抒情,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君「王」。在最後一段裡,作者運用田成子詐仁成就王業的典故與現實作比,在於說明:田成子主觀上雖然假仁假義,刁買人心,但客觀上老百姓到底還是從其大鬥出、小斗入上得到了一點好處,他也因此而成就王業。而當世唐朝皇帝支持貪官狡吏恣意剝奪,是連表面上的假仁假義都做不到。這樣的結尾因用典而趨之含蓄。

其次,賦的手法的運用也很有特色。「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皮日休在這首詩中落筆便直截了當地寫橡媼被逼拾橡子的形象和促其行動的原因,不事假借,不用比興,沒有狀物繪景,沒有刻意求工,而只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浸泡在濃烈的詩情中,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充滿感情地對事情加以層層敷陳。這裡,可以說,事件是骨肉,情感是血液,骨肉血液有機配合,才使詩中的形象能站能行,能歌能泣,從而收到情景逼真、深切動人的藝術效果。

另外,語言質樸通俗,剛健有力,敘事明晰,情發有據,用典活潑,形象生動逼真。

相關內容: 皮日休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