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征》是哪位詩人的作品?怎麼翻譯呢?

《十五從軍征》是哪位詩人的作品?怎麼翻譯呢?

《十五從軍征》是哪位詩人的作品?怎麼翻譯呢?

古詩賞析

【原文】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塚纍纍。」(遙看 一作:遙望)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註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語氣詞,沒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

遙望:遠遠地望去。

松柏(bǎi):松樹、柏樹。

塚(zhǒng):墳墓。

纍纍:與「壘壘」通,形容丘墳一個連一個的樣子。

狗竇(gǒu dou):給狗出入的牆洞,竇,洞穴。

雉(zhi):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長。

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i):即野葵。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谷子的皮殼或搗碎。

持:用。

作:當做。

羹(gēng):就是飯菜的意思。

一時:一會兒就。

貽(yi):送,贈送。

沾:滲入。

【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他說)「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台。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註:「遙望是君家,松柏塚纍纍。」原為「遙望是君家,松柏塚壘壘。」

【創作背景】

《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當時繁複的兵役使得那個時代充滿了小人物的心酸和無奈。沒有馬革裹屍,卻也垂垂而暮。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