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禎卿是個天性穎異的「天才少年」6歲即識字,10歲開始學寫詩歌,13、4歲時學章句,16歲著《新倩籍》即知名吳中,17歲開始應試求仕。27歲舉進士結識在朝的文壇領袖人物李夢陽。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按照李夢陽的記述:徐禎卿在吳中時,就以詩賦稱雄江左,其名聲傳達到了京師。入京前,吳中文人推許有加以為該地區「吳中派」詩歌創作首要人物,與劉麟、顧嶙(王字旁)號稱「江南三才子」,後世文人推許為「吳中四才子」之一。號為「文雄」,而《明史》更以「吳中詩人之冠」加以定評。入京後,為李夢陽所推重,參與文學復古運動,進入到「前七子」行列。
徐禎卿的詩歌創作清新妙麗、華艷精警,上承漢魏古風,又染六朝遺韻,後期更兼北方氣派。風格形式多變,實在非同尋常。與其「重情、貴實、尚異」的詩歌主張相參證,風格形式極其多變,實為非常之才。
在這個方面,虞山詩派的宗師錢謙益有他的意見和看法。首先錢謙益也是十分推重徐禎卿的,他認為歷數常熟藝苑,畫家推黃公望,詞賦則數桑民懌和徐禎卿。但錢謙益是個開宗立派的人物,有意識地構建和維護吳中詩學傳統,「吾吳」意識特別強烈。
他對徐禎卿有意見,他認為徐禎卿早年詩歌保持了吳中詩人才情煥發率性而為的創作傳統,而後期如邯鄲學步,跟北方人走錯了路子。他為徐禎卿感到可惜:江南才子寫詩作文自有靈性,跟北方人學結果就呆板了,還不如不學,還不如象唐伯虎那樣糊塗亂抹,倒也保持了一種江南才子的率真性情。
錢謙益說「吳中之文,昌谷之造就,固不如伯虎之晚而未就」。他還說了個蠻有意思的說法,他說聽人家講,唐伯虎的詩文好比好比當年李龜年唱曲,雖則淪落倒也淒楚動人;而徐昌谷後期的作品好像是遠嫁單于之後的王昭君,雖則當上閼氏呆在穹廬裡邊,但還能有什麼姿采?所以他特別惋惜。
何振球、嚴明先生合著的《常熟文化概論》一書,在談及「常熟詩歌史」時說了幾段很有見地也很有份量的話語。
書中說:「明代中葉以前的常熟詩壇顯得很為寂寞,鮮見有影響的詩人。」像人們耳熟能詳的唐代詩人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非常有名,但常建不是常熟人。(一說河北邢台,一說陝西西安)。「而明中葉以後,沉寂了千年的常熟詩壇逐漸繁榮,其中徐禎卿是承先啟後的人物。」
徐禎卿其實是第一位具有全國影響和文學史地位的常熟詩人。當然「常熟詩壇的真正繁榮與人才輩出要數明末以後。」「常熟詩人(指詩人群體)走向全國是由錢謙益開創的虞山詩派揭開序幕並奠定基礎的。」由此也能看出徐禎卿在常熟文化史上的位置。
徐禎卿著有文學批評著作《談藝錄》,論詩頗多精警之見。他重情貴實,認為"情無定位,觸感而興",是外界的客觀事物的觸發,才會引起詩人的感情活動,不同的詩人就會有不同的感情活動。
由此,他得出"情既異其形,故辭當因其勢"的結論,與李夢陽的立論頗相異趣。當然,此書也有受李夢陽影響之處,如說"法經而植旨,繩古以崇詞,雖或未盡臻其奧,吾亦罕見其失"等,即是此書影響不小,是一部重要的詩話著作。
《談藝錄》是中國最後一部集傳統詩話之大成的書,也是第一部廣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學來詮評中國古典詩學詩藝的書。全書45萬字,古來詩家作品多所評騭,唐以後一些有代表性的詩人更被重點論列。
本書徵引或評述了宋以來的詩話近130種,中國詩話史上的重要著作幾乎都被涉及。舉凡作者之心思才力、作品之沿革因創、批評之流敝起衰等等,都包容其中。各節論述具體入微,多所創見,行文則或兼綜、或條貫,或評點、或專論,長短自如,不拘一格。
采二西而反三隅,引述西方論著500餘種,內容包括曾作為思想理論界顯學的佛學、精神分析學、結構主義、文化人類學、新批評和較新起的流派如超現實主義、接受美學、解構主義等等。本書是研究中國古典詩歌的必讀書。
全書1卷,20餘則,論主張雖未脫復古色彩,但卻與李夢陽、何景明的主張不盡一致。徐禎卿重情致,認為「情者,心之精也。情無定位,觸感而興;既動於中,必形於聲」,主張「因情立格」。
評詩厚漢薄魏,推崇建安詩人王粲、孔融、陳琳。在談到藝術構思活動時,認為「詩者,所以宜元郁之思,先神妙之仕者也」,「詩者乃精神之浮英,造化之秘思也」。對後來清初王士禎的「神韻」論頗有影響。
徐禎卿的《談藝錄》與陸機《文賦》同為吳地文苑奇芭,陸機談文而昌谷論詩。
徐禎卿《談藝錄》中有兩句話說得特別精彩,那就是「詩者,乃精神之浮英,造化之密思」。
他認為詩歌是人類精神的花朵,宇宙的不可言說的思想,這在中國古典詩學中絕對是超越時代石破天驚。把「詩」與「思」對舉,提升到生命存在宇宙奧密這樣一個層面之上,實在是天才人物的超凡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