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世紀末,就有一些俄羅斯人來到中亞北部,但其大規模移民是從19世紀下半期開始的。當時,帝俄軍隊剛剛征服中亞不久,就有大批俄內地農民要求遷居中亞。他們隱約覺得,國家會為自己報銷路費或給某種優惠。俄國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說:斯拉夫人像候鳥一樣四處遷徙。這種自發的「民間殖民」,某種意義上鞏固了俄軍的軍事征服成果。
20世紀上半葉及中期,俄羅斯族向中亞移民經歷了四波浪潮:1920年代,蘇俄內戰和歐俄遭遇大饑荒,許多人逃難到中亞。1930年代,蘇聯工業化進程開始,大批俄羅斯族來到中亞,發展當地工業;與此同時,「大清洗」也迫使許多俄羅斯族到中亞。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後,歐俄的工廠和人員疏散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繼續運轉並支持前線,蘇聯的經濟地理佈局發生深刻變化。
1950、1960年代,赫魯曉夫發起了開發處女地的運動。許多俄羅斯族移民來到中亞,建起工廠、學校、劇院、運河、水庫等,改變了中亞的社會面貌。
但是到1960年代,俄羅斯族人口開始回流。1968年,許多俄羅斯族離開哈薩克斯坦,進入1970年代,其他中亞國家的俄羅斯族也陸續離開。原因是中亞當地居民的出生率太高,發生了所謂「人口爆炸」,引起就業困難、經濟增速放緩,對來自歐俄的高技術人才需求減少。而且,隨著中亞民族的傳統復興,當地人與俄羅斯族矛盾激化。
1980年代,隨著戈爾巴喬夫「改革」,各共和國都通過了《國語法》,當地人的民族主義上升,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甚至還爆發了民族衝突,而俄羅斯族常常成為衝突的受害者。
1991年前後,中亞俄羅斯族爆發了移民潮,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中期。主要原因是所有中亞國家都存在經濟問題,這些年輕國家沒有建國經驗,當地居民生活貧困、失業率高。
另外,中亞社會氾濫的家族政治模式,對於非本地民族有著顯然的歧視。由於俄語的教育、文化、信息空間不斷受到擠壓,俄羅斯族感到自己的子女生活在這樣的國家中將毫無前途,被迫前往俄羅斯尋求出路。1991年到1999年,俄羅斯接收了300萬俄羅斯族人、24萬烏克蘭人、3萬多白俄羅斯人,其中2/3以上有勞動能力,一半以上都受過中高等教育。
從20世紀末開始,俄羅斯族的大規模移民潮已不多見。一方面,想走的多數已經走了;同時,中亞國家的經濟、政治局勢逐步好轉。
但俄羅斯族的人口仍持續減少,截至2006年,俄羅斯族在哈薩克僅剩397.3萬人,在烏茲別克為1 00萬人,在吉爾吉斯為47萬人,在土庫曼估計在9萬到10萬之間,在塔吉克則為4.5萬到5萬人。到2007年初,中亞俄羅斯族估計在500萬到550萬人。與蘇聯時代比,留在中亞的大約是60%,40%已經離開。
相關內容: 俄羅斯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