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劉矩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卷七十六

《後漢書·劉矩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卷七十六

《後漢書·劉矩傳》原文及譯文,節選自卷七十六

國學經典著作

《後漢書》是由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紀傳體史書,屬「二十四史」之一,與《史記》《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主要記述了東漢195年的史事。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後漢書·劉矩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劉矩,字叔方,沛國蕭人也。叔父光,順帝時為司徒。矩少有高節,以父叔遼未得仕進,遂絕州郡之命。太尉朱寵、太傅桓焉嘉其志義,故叔遼以此為諸公所辟,拜議郎,矩乃舉孝廉。

稍遷雍丘令,以禮讓化之,其無孝義者,皆感悟自革。民有爭訟,矩常引之於前,提耳訓告,以為忿恚可忍,縣官不可入,使歸更尋思。訟者感之,輒各罷去。其有路得遺者,皆推尋其主。在縣四年,以母憂去官。

後太尉胡廣舉矩賢良方正,四遷為尚書令。矩性亮直,不能諧附貴勢,以是失大將軍梁冀意,出為常山相,以疾去官。時冀妻兄孫祉為沛相,矩懼為所害,不敢還鄉里,乃投彭城友人家。歲余,冀意少悟,乃止。補從事中郎,復為尚書令,遷宗正、太常。

延熹四年,代黃瓊為太尉。瓊復為司空,矩與瓊及司徒種暠同心輔政,號為賢相。時,連有災異,司隸校尉以劾三公。尚書朱穆上疏,稱矩等良輔,以言殷湯、高宗不罪臣下之義。帝不省,竟以蠻夷反叛免。後復拜太中大夫。

靈帝初,代周景為太尉。矩再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與州郡交通順辭默諫多見省用復以日食免。因乞骸骨,卒於家。

(選自《後漢書·卷七十六》)

譯文:

劉矩,字叔方。他是沛國(當時漢朝郡國並行,這是一個封國的名字)蕭縣人。他的叔父劉光,在漢順帝時官拜司徒。劉矩少年有很高的節氣,認為叔叔劉遼還沒入仕,所以回絕州郡官員(讓他入仕)的命令。太尉朱寵、太傅桓焉稱讚他的心意、合宜的行為。這就是他的叔叔劉遼被諸公所徵召的原因,(劉遼被)授給議郎的管職,劉矩這才(同意)被舉為孝廉。

劉矩漸漸陞遷為雍丘縣令,他用禮教教化當地民眾,那些不懂得孝道和仁義的人,都被感化而自我改正,民眾有爭執和訴訟的,劉矩經常把他們帶到面前,當面訓誡教導,劉矩認為怨恨憤怒這些事情可以忍受,沒有必要去縣衙告狀,並讓他們回去反省思考,那些訴訟的人都被他的做法感化,總是各自都放棄爭執和訴訟回去了,有人在路上撿到東西,都會設法尋找失主,劉矩在雍丘縣為官4年,後來因母親 去世而辭官回去。

後來太尉胡廣推薦劉矩賢良方正,連續4次遷升為尚書令,劉矩性情光明耿直,不阿諛奉承權貴,因此悖逆了大將軍梁翼的心願,出京被貶出京城任常山相,劉矩因病而辭官,當時梁翼妻子的哥哥孫祉為沛國國相,劉矩怕被他迫害,不敢回故鄉沛國,於是投奔彭城朋友家,過了一年多,梁翼對劉矩逐漸有所理解後,才停止迫害劉矩,劉矩被補授為從事中郎,後復官為尚書。又遷升為宗正、太常。

延熹4年,劉矩代替黃瓊為太尉,黃瓊復官擔任司空,劉矩和黃瓊、司徒種嵩同心輔政,被人們稱為賢相,這時天下接連有災或異常的事發生,司隸校尉借此彈劾劉矩和黃瓊。司徒種嵩三人。尚書朱穆向皇帝上書,稱頌劉矩等人都是賢良的輔臣,來言明殷湯高宗不治罪臣下的高義,皇帝不省悟,最終用蠻夷反叛的罪名將劉矩罷免了,後來又再次受官劉矩為中大夫。

靈帝初,劉矩代替周景任太尉,劉矩又位居三公,他所舉薦徵召的人都是有名有德的大儒士,他不和周郡的官吏結交來往,進言多採用順從詞彙,暗含勸諫,大多被皇上明曉而採用,後再次因口食事情被免職,於是請求退休,死在家中。

相關內容: 後漢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國學經典著作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