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仲遵,少謹實,涉獵經史。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為本縣令。及長,有武藝。遭世離亂,每從父兄征討,以勇決聞。高敖曹攻洛州,泉企令仲遵率五百人出戰。時以眾寡不敵,乃退入城,復與企力戰拒守。矢盡,以杖棒捍之,遂為流矢中目,不堪復戰。後與元禮斬杜窋,以功封豐陽縣伯,邑五百戶。加授征東將軍、豫州刺史。仲遵宿稱干略,為鄉里所歸。及為本州,頗得嘉譽。
梁司州刺史柳仲禮每為邊寇,太祖令仲遵率鄉兵從開府楊忠討之。梁隨郡守桓和拒守不降。忠謂諸將曰:「本圖仲禮,不在隨郡。如即攻守,恐引日勞師。今若先取仲禮,則桓和可不攻自服諸。君以為何如?」仲遵對曰:「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若先攻和指麾可剋剋和而進,更無反顧之憂。」忠從之。仲遵以計由己出,乃率先登城,遂擒和。仍從忠擊仲禮,又獲之。
大將軍王雄南征上津、魏興,仲遵率所部兵從雄討平之。遂於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為刺史。仲遵留情撫接,百姓安之,流民歸附者,相繼而至。初,蠻帥杜清和自稱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廷因其所據授之,仍隸東梁州都督。清和以仲遵善於撫御,請隸仲遵。朝議以山川非便,弗之許也。清和遂結安康酋帥黃眾寶等,舉兵共圍東梁州。復遣王雄討平之。改巴州為洵州,隸於仲遵。先是,東梁州刺史劉孟良在職貪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簡處之,群蠻率服。
仲遵雖出自巴夷,而有方雅之操,歷官之處,皆以清白見稱。朝廷又以其父臨危抗節,乃令襲爵上洛郡公。武成初,卒官,時年四十五。贈大將軍、華洛等三州刺史。謚曰莊。
(節選自《周書‧泉仲遵傳》)
譯文:
泉仲遵年少便謹慎忠實,涉獵經史。十三歲時,州徵召擔任主簿。十四歲,擔任為本縣縣令。長大後,武功很好。世道離亂,泉仲遵經常隨從父兄征討,以勇敢果斷聞名。高敖曹攻打洛州,泉企命令泉仲遵率領五百人出戰。當時因寡不敵眾,就撤退回到城中,又與企全力戰鬥守城。箭射完了,就用木棒禦敵,因而被流矢射中眼睛,不能再戰。城陷落後,士卒歎息說:「如果泉仲遵不受傷,怎會到這種地步。」泉企被迫往東,仲遵因傷而沒有隨行。後與元禮一起斬杜宜,因功封豐陽縣伯爵位,食邑五百戶。加授征東將軍、豫州刺史。仲遵向來以才幹謀略著稱,為鄉里所稱讚。及為本州刺史,很是得到美好的讚譽。
梁朝司州刺史柳仲禮經常侵犯邊地,太祖命令仲遵率領鄉兵隨開府楊忠征討。梁朝隨郡守桓和拒城堅守不投降。楊忠對諸將說:「本意是圖謀攻打仲禮,無意於攻打隨郡。如果攻打,恐怕費時勞師。今若先取仲禮,則桓和可以不攻就會降服。諸君以為怎樣?」仲遵對答說:「如果不理會桓和而深入敵陣,就是擒獲仲禮,桓和降還是不降,尚未可知。如果未能捕獲仲禮,桓和成為他的後援,我們首尾受敵,這是危險之道。如果先攻桓和。指揮可定。攻克桓和再進軍,更無後顧之憂。」
楊忠聽從了從仲遵的建議。仲遵因為此計是自己所出,所以率先登城,擒獲桓和。隨後跟隨楊忠攻擊仲禮,又俘獲仲禮。
大將軍王雄南征上津、魏興,仲遵率領所部兵隨從王雄征討平定。於是在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為刺史。仲遵留心安撫,人民安定,歸附的流民,相繼而至。當初,蠻帥杜清和自稱巴州刺史,以州歸附。朝廷以其所佔據的地方授任他為刺史,仍隸屬於東梁州都督。清和因為仲遵善於安撫和控制,請求隸屬仲遵。朝議認為山川阻隔不便,沒有允許。清和因而交結安康首帥黃眾寶等人,舉兵圍攻東梁州。又派遣王雄征討平定。改巴州為洵州,隸屬於仲遵。原先,東梁州刺史劉孟良在職時十分貪婪,民多背叛。仲遵為政清廉簡約,群蠻相率而順服。
仲遵雖然是巴地夷人,但操行雅正,任官所歷之處,皆以清白名聲被人稱讚。朝廷又因為其父臨危抗節,因此讓他世襲封為上洛郡公爵位。武成初年,在官職上去世,時年四十五歲。追贈大將軍、華洛等三州刺史。謐號為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