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廢食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蕩兵》: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原意是說,因為有人吃飯噎住了,索性連飯也不吃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於出了點小毛病或怕出問題就索性不去幹。
釋義:無疾而終,噎:食物塞住喉嚨。廢:停止。多用在因為一兩次問題就否定所有。
【因噎廢食成語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節日之夜,有個大財主在家大擺酒席。大家划拳喝酒,喧聲如潮。
突然,鬧得最歡的一個老頭大汗淋漓,翻著白眼,摀住脖子,拚命地嚥著唾沫。原來是他剛才急著說話,嘴裡一塊牛肉沒嚼爛就吞了下去,結果喉嚨被堵住了。
這時,在場的人紛紛圍了過來,有的說快灌一杯冷水,有的說要再咽一塊肉,有人使勁扳開老頭的嘴巴,拿起筷子就要往裡夾取,有人則使勁捏著他的脖子往下刮。眾人七嘴八舌,動手動腳,把老頭折騰得痛苦極了。
最後,老頭氣得按捺不住,大吼一聲「滾開」,那塊牛肉居然跟著噴了出來。眾人大笑,正要回座位繼續吃喝,財主卻高聲說道:「各位請回吧。那位老者的遭遇是我們的前車之鑒。老夫認為:要想不再發生這樣的災禍,酒肉不可吃,三餐不可有。本府以後再也不許人吃飯了。」說完,就下令把廚房所有的罈罈罐罐全部打碎,柴米油鹽一律放火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