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心懷叵測”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心懷叵測”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心懷叵測”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大全

【心懷叵測成語意思】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釋義:

心懷: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心存險惡,不可推測。也作「居心叵測。」

【心懷叵測歷史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準備率兵南征,於是他召集大臣們商議。謀士荀攸說:「周瑜剛死,可先打東吳,再打劉備。」曹操說:「如果大軍南下,涼州的馬騰來襲擊許都怎麼辦?」

荀攸說:「依我的看法,可以封馬騰為征南將軍,派他去征討孫權,將他引進京來,然後消滅他。」曹操非常同意荀攸的主張,當即派人去涼州召馬騰進京。馬騰接到詔書以後,和幾個子侄商量去還是不去。

兒子馬超主張去。侄子馬岱不主張去。馬岱說:「曹操這個傢伙,陰險毒辣,心懷叵測,叔父如果去了,恐怕會遭到殺害。」馬騰沒有聽從馬岱的話,帶著五千涼州兵來到京都,後來果然被曹操所殺。

相關內容: 歷史典故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