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爾反爾”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出爾反爾”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出爾反爾”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成語大全

【出爾反爾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釋義:

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多指自己說了或做了後,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後自相矛盾;反覆無常。說話不算數。

【出爾反爾歷史故事】

戰國時期,有七個較為強大的諸侯國,史稱「戰國七雄」。但是你可不要以為,當時就只是存在這七個諸侯國,其實呢,在這七個大國之外,還有許多的小國存在。發生戰爭也並不是只在大國之間,小的諸侯國之間也發生各種戰事。

這不,有一次,鄒國和魯國就發生了戰爭。由於鄒國比魯國還要弱小一些,儘管鄒穆公率領鄒國的軍民去抵抗,最終鄒國還是吃了敗仗。鄒穆公的官吏共死了33個人,而參加戰鬥的老百姓則一個也沒有死。在戰鬥的時候,他們像在旁邊看熱鬧一樣,根本懶得衝鋒殺敵。鄒穆公很不開心,於是,他就找了一個人發洩,可巧,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後來被中國人稱為亞聖的孟子。

鄒穆公問孟子道:「在這場戰爭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殺死了33個,可是老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去拚命的,他們眼看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真是可恨極了!要是殺了這些人吧,他們人太多,殺也殺不完;要是不殺吧,我又難消心中之恨。我該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說話可是直來直去的,孟子說:「這不怪老百姓啊,這要怪您自己。」

鄒穆公瞪大了眼睛,可以看出他吃驚不小。但是孟子沒有理他,繼續說:「記得有一年鬧災荒,年老體弱的百姓餓死在山溝荒野之中,壯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流落到哪個國家的都有。而大王的糧倉還是滿滿的,國庫也很充足,管錢糧的官員並不把這嚴重的災情報告給您。這可不是一般的怠慢,這簡直就是不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眼裡啊。您想啊,當初您這樣對待他們,今天他們也以同樣的怠慢來對待您,您又有什麼可報怨的呢?」

鄒穆公咬了咬嘴唇,沒有說話。

孟子又繼續說:「曾子有句言,您聽說過嗎?」鄒穆公搖了搖頭。

孟子接著說道:「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要警惕呀!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如何對待你。現在鄒國發生的事,不就是曾子這句名言的最好註釋嗎?如今百姓有了一個報復的機會,就要用同樣的手段來對待那些長官了。」

「那要怎麼辦呢?」鄒穆公覺得孟子說的話還有點道理,便謙遜地問。

孟子告訴鄒穆公說:「這不難辦,您可以實行仁政啊,實行了仁政,老百姓都感激您,也會愛護他們的長官,並且願意為國家衝鋒殺敵了。」

相關內容: 歷史典故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