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特別牛的人物!他的思想非常淵博深厚,對我們後世的影響非常之遠。你問我他的思想核心是什麼,我覺得「道」和「自然」是他的思想裡的核心內容。
莊子畫像(網絡圖)
莊子老先生啊,主張尊崇天道,還提出了一個「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主張。那麼這是啥意思呢,他覺得道是宇宙間所有事物的本源;此外在政治思想上他還倡導「無為而治」,就是說人應該對社會上的事物有一種超然的態度,管他什麼亂七八糟的煩惱對他的心情並沒有什麼破壞力。在天人關係上,他覺得要超脫社會的綱常倫理的束縛,把復歸「自然」當做寄托身心的唯一門徑。先停一下啊,莊子在這裡所說的「自然」並不是我們現在嘴裡所說的那個「自然」,他是一種超功利的境界。
莊子所尊崇的是一種逍遙的人生態度,他喜歡自由無拘無束,不慕名利,同時還非常注重養生之道,做人做事不偏不倚順其自然,讓我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的人很是羨慕啊。他的「逍遙處世」學說給後代留下的印象挺深刻的!
他還提出了「齊物」的觀點,這個觀點主張萬物齊一,他認為世上的東西都沒有客觀的判斷標準;同時他還覺得萬事萬物都是對立統一的,這一觀點的辯證法思想挺強的。
莊子老先生的一生挺苦的,但是吧,他的思想卻沒有因此而變得「窮困潦倒」,相反的,他崇尚自然,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他把自己的思想通過一個個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記錄下來並展現給大家,莊子老先生的思想在那個動盪喧囂的時代裡映射出一片祥和而又安寧的大好世界,雖然有消極避世、頹廢的一面,但他崇尚「自然」和尊崇「天道」的思想的積極一面仍會激勵著人們不斷的前進……
老子和莊子的區別
老子是最初提出道家思想的核心人物,是這一學派的始祖,莊子繼承發展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使其延續。同為道家這一門派大師級人物的老子和莊子,在思想上相輔相成互相補充,將道家學派的思想發展壯大。雖然說他們的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細細來看也有許多截然不同的地方。
莊子的圖片(網絡圖)
老子、莊子都以「道」為思想核心內容,但是在處理人和道的關係上卻有很大差別。老子覺得人這種生物在世間有著無可超越的優點,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生物;而莊子卻覺得萬事萬物都是相同的人也一樣,提出了「齊物」的觀點。
老子有一個「常無為而無不為」思想,比如在理國時,無為並不是真的什麼也不做,並不是消極,而是在對待事物,為人處事時要順其自然,萬事萬物都有它的發展規律。其實老子的內心深處還是很在意這些功名利祿的,他有一些入世情緒在裡面;莊子則不然,他更多的是消極避世,不管不顧,遠離紅塵,遠離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對錢財功名並沒有興趣。他們兩個都有著對人生自由的追求,但態度並不相同。
老子對自由境界的追求是純粹的,莊子追求的是超脫自然物我兩忘。雖然稍有分歧,但他們兩者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對中國人的思想價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如此,到了現代社會,這樣的思想在物慾橫流,燈紅酒綠的生活裡也有很大的生存價值。
莊子的世界觀
作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莊子是戰國時宋國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說到莊子,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莊子在很大程度上受老子哲學思想的影響,所以他的學說多少都能看到老子哲學思想的影子。後來人把他和老子合稱為「老莊」,同時尊稱他們的哲學思想為「老莊哲學」。
莊子雕像(網絡圖)
莊子主張「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應該返璞歸真,順應自然,萬物歸一。遠離官場的莊子,清高孤傲,甘願曳尾塗中,盡享逍遙之樂。雖然生活貧困潦倒,四壁徒然,但得已從凡世紅塵中解脫出來,也不失為一種獲得。《逍遙游》中寫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正是這種拋開世間種種顧慮和牽絆,放鬆全身心的豁達,讓我心生羨慕。不顧一切只聽從本心的瀟灑姿態,也是現今社會上為功名利祿而忙碌的人們應該學習的。
天人合一,人即是天,人來於自然也逝於自然。讀懂這些,大概就能理解莊子在妻子去世後,擊盆而歌的奇怪舉動了吧。世人在親人去世後一般都是哭,悲痛至極;可是莊子不同,他高興得敲打著盆子唱起了歌,像是在慶祝。這個慶祝不代表莊子不愛他妻子,而是他懂得生命原理就像四季輪迴,即使魂魄化成風,也還是存於世間,以天為被,以地為床。
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莊子,善於把豐富的想像寫進文章。無論是「莊周夢蝶」還是翱翔於九霄的大鵬,都將「天人合一」的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
莊子評價
莊子的文學成就非常高。他的文章字詞造句,修辭手法,描述的自然事物,人物對話,都非常生動,運用大量排比,設喻使得文章很有氣勢,很能感染人。
莊子故里圖(網絡圖)
他的十幾萬著作,很多句子都被後人傳頌為名言名句,引申出很多成語典故。句子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常常啟迪著我們。他是一很成功的文學家,後代能超越他的文學水平的實在不多。作為一個古代的文人,能夠有這麼多的成績已經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了。
然而莊子的厲害之處在於思想,不在於寫作能力。他的祖先曾是國君,因此他骨子裡有著高傲的因子。他一生又清貧落魄,可是他一點都沒有為名利所誘惑。辭掉官職,悠然自得的遊歷世界。他自小勤學好思,善於觀察。到了其他國家,除了感受自然山川的秀麗美景外,他還虛心求學,潛心研習各國的思想理論。他聰穎天資,走遍周國,卻沒有找到能辯論過他的才能學識之人。他心性高傲,連楚國的國王發出的邀請他都輕易的拒絕。最後他選擇隱居著書。他是一個偉大的學者,孜孜不倦,著書十餘萬字。他把所有的感受,思考都寫成文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空谷幽蘭,芬芳自然,人雖不顯卻芳名遠揚。雖然他清淡為人,隱居山裡,在他門下拜師的弟子卻越來越多。
他所出生的年代是一個戰亂年代,雖然歷史的進步是在混亂中前進,但是他的思想仍然像一股流淌在沙漠的清流,像一面獨樹一幟的旗,像一個遠古寧靜的心靈守護者。
相關內容: 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