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鱔是誰?李鱔的仕途生涯是怎樣的?

李鱔是誰?李鱔的仕途生涯是怎樣的?

李鱔是誰?李鱔的仕途生涯是怎樣的?

國學小知識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揚州八怪李鱔的仕途生涯,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李鱔26歲,即康熙辛卯年(1711年),中了舉人。翩翩少年,春風得意,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嗣後,便游帝王之都,吟詩作畫,周旋於父祖輩的公卿之間。禁苑門前,琉璃書肆,都不難找到這位南國少年的身影。

命運就像一枝繡球,「莫教輕折盡,拋擊待紅妝」,這是主人公當日寫繡球時題的舊句,也是當日企盼幸運之神能從天而降的真切的嚮往。主人公29歲時,機遇來了,在口外有機會直接向康熙皇帝獻畫。也許,耳順之年的君主高興,因畫及人,破格擢拔,放個一官半職,我們的主人公便從此平步青雲。主人公的族弟李光國日後回憶說,當日族人希望於李鱔的,不是求的「畫顯」,而是求的「畫貴」。以畫求貴,這是族人的想法,也未必不是主人公的想法。李鱔的畫,康熙看了,康熙也表示「李鱔花卉去得」,康熙還交代由蔣南沙教習,「南書房行走」。這時候的主人公真是欣喜若狂「爾性何靈異,喜上最高枝。探得春消息,報與主人知」。恨不得讓天下人,包括李氏的列祖列宗都知道這件喜事:29歲的李鱔,上了「最高枝」,在「南書房行走」了。

「南書房」這個地方,在字面上看,它是個讀書處,事實上當日它是皇城裡的皇城,中樞內的中樞。從南書房出來的人,往往炙手可熱。康熙九歲登極,當時議政大臣的權力極大。康熙漸長,在除鰲拜以後,為縮小議政大臣的權力,親理朝政,並「建立南書房於乾清門石階下,揀擇詞臣才品兼優者充之」。在南書房行走的官員,無定員,也無品級的限制。一部分卿相如張文和、蔣文肅、厲廷儀、魏廷珍等時常出入其間,朝堂側目。南書房設立於康熙十六年十一月,是月30天,康熙有25天都坐在乾清門議事,自然是要到南書房走動的。這南書房顯然是皇帝親信的秘書班子,智囊團聚會之所。漢官高士奇在南書房行走,每日歸第,九卿的轎子歇在他的家門口等他,道路為之堵塞。南書房要有書房的特色,往往每日要有詞臣為聖上解經,也往往有文士為聖上做詩作畫。一個江淮小城普通舉子,能夠以畫侍直宮廷,出入大內,真可謂少年得志了。

這個階段,李鱔治印很得意地用上了一個字:「臣」:「臣鱔之印」,「臣非老畫師」。像李鱔這樣的身份,能夠和聖上直接說話的機會是不會很多的,把心事刻在印上讓聖上知道也是一種藝術。「臣非老畫師」的內涵可以有三種理解:一、非老畫師,自謙也;二、非老畫師,畫藝尚且如此,自得也;三、終老畫壇,非素願也。考之現在所見的種種題款,考之日後他人的敘述,愚意以為第三種的成份居多。李鱔的可愛處在一「露」字;導致李鱔命運的可悲處,也在一個「露」字。刻給皇帝看的這方圖章實在「露」得可以。

李鱔在「南書房行走」從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到五十七年(1718年),大約五年的時間。在這樣長的時間出入宮廷,隨侍五年左右,有個舉人的身價,又有才藝如此,謀個美差,按常理不是沒有可能的。實際情形是怎樣的呢?開始是「書畫名動公卿」,儘管運非高士奇那樣的勢焰,但阿諛的、逢迎的、求薦的、求情的,探聽消息以至於以結識「南書房行走」的人物為榮而別無他求的,不會太少。但後來「才雄頗為世所忌,口雖讚歎心不然」,受到許多人的非議,最後以「畫風放逸」見逐,發生了命運的突然轉折,一場宮廷求仕的美夢化為泡影,從「最高枝」重新落入了塵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國學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