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蘿蔔”名字的起源,蘿蔔隱喻的文化是什麼?

探索“蘿蔔”名字的起源,蘿蔔隱喻的文化是什麼?

探索“蘿蔔”名字的起源,蘿蔔隱喻的文化是什麼?

民間傳說

你知道蘿蔔的起源嗎?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今天,來說一說蘿蔔。

有諺語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足可看出蘿蔔在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中的「當家地位」,此前我們說白菜是中國原產,自古有之,歷史悠久,其實,蘿蔔亦然。

早在三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培育「蘿蔔」和「白菜」,在《詩經》中有記載:采葑采菲,無以下體。我們可以大致認為,這就是對於蘿蔔和白菜最早的文字記載。

操刀《舌尖上的中國》及《風味人間》等知名作品的紀錄片製作者陳曉卿曾寫過一篇文章推敲「白菜」和「蘿蔔」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當家蔬菜。文中引述科普作家史軍的觀點:「從食用的角度而言,十字花科的蔬菜一般來說比較安全,比如我們常見的蔬菜大多是十字花科。」(例如花菜、捲心菜、小白菜、甘藍、搾菜、薺菜……)

蘿蔔作為一個普通的十字花科植物,卻能脫穎而出成為老少皆宜、貧富皆食的「國民蔬菜」,是因為其風味俱佳,又或是其他的原因呢,或許要從頭說起。

蘿蔔的名稱起源

上文說到,《詩經》或是最早記載蘿蔔的文獻之一,但結合其他的一些古文記載,也能發現一些出入。

關於「葑」、「菲」,《毛詩正義》中解釋說「葑,須。菲,芴也。」《毛詩鄭箋》中又說,「此二菜者,蔓菁與葍之謂也,皆上下可食。」

即是說「葑」是蔓菁,而「菲」,則是「葍」。在《爾雅註疏》中有記載:

菲似葍,莖粗,葉厚而長,有毛」。而「葍」則「大葉,白花,根如指,正白,可啖。

於是,「葍」與「菲」可以說是真正被區分開來,但蘿蔔的早期名字似乎愈發的模糊了。

明代李時珍對此有靠譜的答案,「萊菔乃根名,上古謂之蘆萉,中古轉為萊菔,後世訛為蘿蔔」清人王鳴盛則進一步考出「萊菔」訛為「蘿蔔」是始於唐代。

自此,方知蘿蔔最開始是被稱作「萊菔」,和之前所提到的「菲」、「葍」應該有所區分。

蘿蔔的種植至少已有千年歷史,據《齊民要術》,至遲在公元6世紀,黃河流域就已產生成熟的蘿蔔栽培與管理辦法。元代王禎《農書》載:

老圃云:蘿蔔一種而四名。春曰破地錐,夏曰夏生,秋曰蘿蔔,冬曰土酥。故黃山谷云:'金城土酥淨如練』,以其潔也。

可見,一年四季,蘿蔔皆有產,且四時不同名,王禎還在書中詳解了種植蘿蔔的田間管理辦法,最後不忘感慨:「美者,生熟皆可食,醃藏臘豉,以助時饌,凶年亦可濟饑,功用甚廣,不可具述。其可不知所種哉!」

可見當時,蘿蔔就已經廣受喜愛,蘇恭、蘇頌等人對其亦有著述,《本草綱目》彙集眾多記載, 宋代蘇頌著《本草圖經》中提到萊菔「南北皆通有之」。說明在宋時,北方的河朔、秦、晉,南方的江南、洪州等地就已盛產蘿蔔。

蘿蔔的食與藥

民以食為天,蘿蔔在上古便成為了人類基本食譜中不可或缺的食材,然而蘿蔔的出場卻並不華麗,如上所說,《詩經》中關於「蘿蔔」的記載,卻充滿著其他隱含意義,鄭箋曰:「然而其根有美時,有惡時,采之者不可以根惡時並棄其葉,喻夫妻以禮義合,顏色相親,亦不可以顏色衰,棄其相與之禮。」棄婦用葑、菲自喻,指責丈夫不應「以其顏色之衰,棄其德音之善」看來,「葑」和「菲」在先秦還基本為野生,依靠採摘而食,並不一定很美味。

《後漢書·劉盆子傳》有載,西漢末,長安宮中宮女被困,以蘆菔根和池魚充飢,餓死甚多。可見野生蘿蔔充飢效果也並不佳,不過,自蘿蔔有了人工種植和培育以後,品種得到改良和豐富,配以輔料,製出一道道傳世美味。

北宋東京汴梁州橋夜市上就有賣辣蘿蔔的,或是如今常見的「醃蘿蔔」,算得一道名吃。《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當時酒店中有一類名為「撒暫」的小商販,向食客強賣物什,個中也有「果實蘿蔔之類」。

北宋大文豪蘇軾曾研發過一道「東坡羹」,做法如下: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蘿菔,若薺揉洗去汁,下菜湯中,入生米為糝,入少生薑,以油碗覆之其上,炊飯如常法。飯熟羹亦爛可食。清淡自清淡,卻「有自然之甘」,東坡還特地賦詩:

中有蘆菔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從渠醉膻腥。——《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一首》

關於蘿蔔的美食,從北魏的《齊民要術》到清代的《隨園食單》,記載不勝枚舉。

聶鳳喬著有《蔬食齋隨筆·蘿蔔諺》,積二十年之功窮究文獻,深入解說蘿蔔,對各種蘿蔔美食均有涉及,讓人讀之垂涎。

最普通不過的蘿蔔,成為中國餐桌上的常客,寒士賴以充飢,富者食之養身,蘿蔔能在眾多同類蔬菜中「上位」,很大程度上還得利於它的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認為蘿蔔「根辛、甘,葉辛、苦,溫,無毒」。熟食「大下氣,消谷和中」,「製麵毒,行風氣,去邪熱氣」。

白蘿蔔的藥用價值在唐朝時已經有官方記載,也是蘿蔔逐步受到大家推崇的原因之一。當時,由國家主持編著的藥典《新修本草》中收錄了白蘿蔔,正式藥名為「萊菔」。泡煮食服可以下大氣、祛痰癖;生搗汁服可以止消渴。

其後宋代人更將食用蘿蔔視為長壽、養身的秘訣之一,當時將蘿蔔稱為蘿菔,是吃湯餅的標配,認為湯餅屬於「大熱」,需要蘿蔔「解其性也」。

往後至明代,其中《明宮史飲食好尚》中記載:

立春之前一日,順天府街東直門外,凡勳戚、內臣、達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互相宴請,吃春餅和菜。

雖然主要講的是吃春餅的習俗,但也足見蘿蔔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屢次登場。

蘿蔔的隱喻文化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人擅於寓物,和蘿蔔有著「同等地位」的白菜被貫以「咬根」傳統而被眾多文人所推崇,又因葉青莖白寓意「清白」「至簡」等精神寄托,而蘿蔔,也同樣有所承載。

我們所熟知的關於蘿蔔的諺語並不少,比如「一個蘿蔔一個坑」,「鹹吃蘿蔔淡操心」等,通俗易懂卻蘊含一些哲理,而有時,古人把蘿蔔與人的品格相聯繫起來,實在有趣。

1、蘿蔔生有臭氣,熟則無味,寓意先小人後君子

蘿蔔品種繁多,有些生有「臭氣」,清初大戲劇家李漁也厭惡蘿蔔的臭氣,並將這種臭氣比作人的品格:

但恨其食後打噯,噯必穢氣。予嘗受此厄於人,知人之厭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絕而弗食。然見此物大異蔥蒜,生則臭,熟則不臭,是與初見似小人,而卒為君子者等也。雖有微過,亦當恕之,仍食勿禁。

2、蘿蔔辛而不傷,寓意政治品格

初唐賈言忠在《監察本草》中把一眾官員和果蔬做了類比,隱喻絕妙,讀來甚是有趣:

裡行及試員外者,為「合口椒」,最有毒;監察為「開口椒」,毒微歇;殿中為「蘿蔔」,亦曰「生薑」,雖辛辣而不為患;侍御史為「脆梨」,漸入佳味;遷員外郎為「甘子」,可久服。或謂合口椒少毒而脆梨最毒者,此由觸之則發,亦無常性。

唐復置殿中侍御史,掌糾察朝儀,兼知庫藏出納及宮門內事,及京畿糾察事宜,位從七品下,較侍御史低。這類官員監察百官朝儀,雖常傷及朝官顏面,但沒什麼實質性威脅,確實像蘿蔔和生薑一樣,雖然辛辣但不傷人。

3、蘿蔔皮肉白皙,寓為美人臂

鄰國日本,蘿蔔叫做「大根」()。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公元712年成書的《古事記》:仁德天皇的皇后石之日賣命惱恨天皇的多情而出走,天皇親自追趕並作了一首歌:

山復有山的山代女郎,拿了木鍬掘出來的蘿蔔,蘿蔔似的白臂膊,不曾抱著睡過時,說不知道那還可以吧。

翻譯過後,仍見幾分熾熱,拿蘿蔔比喻女子的臂膊,也是相當貼切,寄居歌詞讀來,也饒有鄭衛風采。

4、蘿蔔普通卻又是佳餚,寓大俗大雅

關於蘿蔔,史上最溫馨的雅謔還要算蘇軾,他青年時代清貧,為官後憶苦思甜,訴說自己年輕苦讀時所吃「三白」,「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飯」。

雖難掩清貧,可之中又透露出一種古代文人特有的雅致。

在日本有「俳聖」之稱的芭蕉,其詩純淨悠遠,清寂無華。「水鳥嘴,沾有梅瓣白」,一如白居易那句「白片落梅浮澗水」;有幾句俳句,可以說是大俗大雅的典範:

菊後無他物,唯有大蘿蔔,樹下魚肉絲、菜湯上,飄落櫻花瓣。

蘿蔔、魚肉、菜湯,直愣愣寫進去,亦讓人覺得十分格雅。

明清以後,隨著通俗文學的發展,蘿蔔被塗抹上越來越多的隱喻色彩,甚至和民間信仰也聯繫頗深,不免荒誕卻也引人深思。

直至當今,蘿蔔依然穩站食材界的「C位」,廚藝界對蘿蔔的喜愛已是眾所周知,素食界更勝。蘿蔔作為最常見的也是最普通的素食食材之一,素食廚師不但要知道其常見的做法,還需要運用素食思維來進行研究和創新,將素食文化內涵通過菜品展示出來。

此外,現代人更相信冬季吃蘿蔔的飲食習慣,而古人則認為漫長的冬天過去,新鮮蔬菜上市,有了改變胃口的機會,吃點蘿蔔讓沉悶多日的腸胃來個清新的開始。不論哪種說法更加合適,中國人一年四季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這個「靜如練」卻沉默如金的食材。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民間傳說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