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其主要議程是研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已成為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
社會的和諧,其本質體現為一種和諧的文化精神。沒有和諧的文化,和諧社會的目標就難以全面實現。從這一角度出發,本刊組織有關專家,就如何建設和諧文化進行了深入探討。
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柱
對於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專家們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李忠傑: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需要,也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努力建設和諧世界的需要。
研究和諧文化,首先要對和諧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作出比較準確的界定。我認為,所謂和諧文化,基本的含義,是指一種以和諧為思想內核和價值取向,以倡導、研究、闡釋、傳播、實施、奉行和諧理念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形態、文化現象和文化性狀。它包括思想觀念、價值體系、行為規範、文化產品、社會風尚、制度體制等多種存在方式。
和諧文化,是我們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種表現和展示,也是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柱和具體方式。
中央黨校哲學部副教授陳中浙:建設和諧文化,已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這是因為,一方面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得到迅速改善的同時,對於良好的社會秩序、人際關係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社會更加和諧而美好。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們對和諧文化的渴望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在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貧富差距拉大、企業內部勞資矛盾突出、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危機凸顯等等。對於這些問題,群眾反映強烈,迫切希望得到解決,希望形成和諧的社會風氣。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王能憲:我認為,構成和諧社會的條件有很多,但最基本或者說最重要的有三個:第一是溫飽,第二是法制,第三是文化。其中,文化應該屬於最高層次。這是因為,建設和諧社會,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而文化正是直接作用於人的,直接決定著人的思想、人的行為。所以說,和諧文化正是和諧社會的靈魂所在。
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和諧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我國有著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而和諧則是這一傳統中最重要的命題與核心價值。因此,在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時,我們要努力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使和諧文化建設接上傳統的血脈,從而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和諧的風尚。
對於如何從傳統中汲取和諧文化的資源,專家們各自發表了看法。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彭林:和諧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旋律。從孔子開始,「大同世界」、「天下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諧的理念清清楚楚。和為貴、和衷共濟、和氣生財、和而不同等思想為歷代先賢所推崇。為實現這些理念,古人還創造了許多行為規範。儒家的禮樂文化,就是用來培養人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意識的。我國傳統的成年禮、婚禮、相見禮等等,都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理念,讓人在喜聞樂見的儀式中感受親情,感覺責任。平時對師長、父母、老人行禮如儀等,都是要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人們尊老敬長的意識和修養。《禮記》說:「雖負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即使是走街串巷的小販,也應享有人的尊嚴,得到社會的尊重。傳統文化中的這些規範和理念,對於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文化,依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鑒。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教授、東方道德研究所名譽所長王殿卿: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奇怪的現象,許多人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抱有一種虛無的態度。不尊重自己的文化,這在世界上是極其罕見的。費孝通先生曾大聲疾呼中國人要有對中國文化的自覺、自信、自尊。不要一提中國文化就認為不如西方文化。應該看到,中西文化各有所長。中國文化強調「和為貴」,是一個貴和的哲學,現在則越來越顯示出它的現實性,甚至未來性。因此,我們一定要克服文化上的妄自菲薄,增強信心。
與此同時,專家們也指出,傳統文化中精華與糟粕並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要求我們對傳統文化要善於揚棄,而且要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既要立足國情,又要與世界不同文化和諧相處,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只要我們保持對中國文化的自信,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始終不懈地走創新之路,我們所建設的和諧文化就一定會以中國特色、民族智慧,對人類社會的總體發展作出貢獻。
建設和諧文化要結合當前實際
關於如何建設和諧文化,專家們從不同的側面進行了討論。
李忠傑:建設和諧文化,核心是倡導和諧的價值取向。但與此同時,我們要辯證把握和諧的價值取向和理念。要看到,和諧只是社會運行狀態的一種最高境界、最高理想。和諧與不和諧始終是相伴而生,同時存在的。社會是否和諧,並不是看是否徹底消除了不和諧因素,而是看整個社會的和諧因素是否占主導地位,特別是一些關鍵的領域和環節是否比較和諧。所以,我們建設和諧文化,並不是無視客觀存在的各種矛盾,不是要去掩蓋和抹殺這些矛盾,更不是要激化和擴大矛盾,而是要盡最大努力弱化這些矛盾的強度,通過尋找和擴大共同點,取得有利於矛盾各方的最佳結果,從而促成社會關係和人們之間的團結、和諧。建設和諧文化,一定要掌握和諧與不和諧的辯證法,在兩者的矛盾運動中,處理好和諧與不和諧的關係。
全國政協委員、《前進論壇》主編李漢秋教授:建設和諧文化,國家要有長遠的文化戰略,要重視社會公認的文化價值的建設。一個社會要和諧,就必須有共同的價值目標和行為規範,並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去維護和遵守,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使品德高尚的人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讚譽,而品德敗壞的人則遭到社會和他人的譴責。要建立共同的價值目標,就必須加強理論研究。當前,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究竟應該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哪些營養、如何進行文化創新等。當然,這一建設決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但是我們要有這樣的戰略考慮。
陳中浙:我認為,和諧文化建設一定要結合當前實際。眾所周知,中外歷史上有許多仁人志士曾致力於理想社會的構建。在他們的經驗教訓中,有一點非常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那就是所追尋的理想社會的模式不能脫離社會現實。把個人、社會以及國家的道德標準立得過高,過於理想化、抽像化,是無法實行和推廣下去的。無論是儒家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大同」理想,還是道家「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的和諧追求,均帶有相當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地區的發展差異很大,在消融隔閡、縮小差別、增進和諧的方式和步驟上以及在應達到的標準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各地領導幹部,一定要實事求是,根據各地客觀實際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進行探索和努力。
李漢秋:溫飽基本解決之後,人們的精神需求凸顯,尋找精神家園成了迫切需要。妥善解決精神安頓,是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因為精神有了安頓才能實現和諧。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社會的法律、分配、保障制度、監督機制、賞罰機制等等都需要抓緊建設,不僅需要外在的規範來指導和約束,而且需要內在的主體道德自覺性。和諧文化只有落實於個體的內在德性之中,才能深入人心。
王漢衛、紀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