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天津舊風俗

濟南、天津舊風俗

濟南、天津舊風俗

生肖民俗

  荷花在濟南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濟南還有一些特殊的習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飲。據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記載: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開之際,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的大蓮葉割下來,盛上美酒,然後用簪了將蓮葉的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的荷莖相通。人們從荷莖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當時親身體驗過的文人的話說,就是“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這就是被唐宋文士傳為美談的“碧筒飲”。

  在濟南荷葉除盛酒外,用它還可以做成許多獨具風味的食品。如將鮮嫩碧綠的荷葉,用熱水略燙一下,煮粥時蓋在粥上,等煮好的粥涼後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葉粥”,是濟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豬肉,炒好米,拌上醬油,然後選用大明湖產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葉,洗淨,一張荷葉包起一塊豬肉和適量的炒米,攤放在碗裡,再上蒸籠,蒸熟後即成“荷肉”。吃是連肉帶荷葉一起吃,即有豬肉的美味,又有荷葉的清香,特別鮮美。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成荷葉雞、荷葉魚等上等佳餚。此外,用荷葉包裝食品,也是濟南特有的風俗。以前食品店裡賣的蒸包、鍋貼、熟肉以及醃菜等,許多都是用荷葉包裝,這樣即不透油、透水,又別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們歡迎。  

  另外,過去濟南人還有吃荷花瓣的習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濟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將新鮮、完整、乾淨的荷花瓣洗淨之後,掛上一層薄薄的雞蛋糊,再放到油鍋裡炸,炸好後撒上白糖,吃到嘴裡,清香可口,回味無窮,很為人們所喜愛。


最早天津人在舊歷正月二十四有打囤的習俗,這是源於河北省農村的習俗。早晨或傍晚,用木棍敲打用葦席圈成的盛糧食的容器,象徵著糧倉已清整好,準備著糧食源源不斷地入囤。打囤的習俗表現了經飢餓煎熬的農民對吃飽肚子的企盼。天津人大都到糧店買糧,盛糧的容器改為布口袋或陶瓷盆罐,本無囤可打,但由於居民的組成成份大部分來自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的農村,仍長時間保持著打囤的習俗,只是內容有了變化。晚飯後,用白色的粉筆在院中或街中心的地上,畫一個圓圈,比作糧倉;然後把春節期間門窗上懸掛的“掉錢兒”撕下幾個“錢兒”包好,或者包些米、豆等,擱放在所畫圓圈的中心,用磚塊壓好,謂之已打囤。相傳這一天也是老鼠會親的日子,人們須早睡覺,免得打擾老鼠們的好事。否則老鼠就會報復,咬壞衣物和食品。

  翌日的填倉同打囤一樣都是農村的習俗。糧食入倉,滿滿當當,豐衣足食,家丁興旺,同樣表現出一種美好的願望。填倉日,家家喝魚湯,取其年年有餘的意思。婦女切忌做針線活,紮了倉官的眼睛,無神靈保護糧倉,那還了得。隨著都市經濟的發展和現代文明的提高,人們再不需為吃飽肚子而發愁了。所以打囤、填倉的舊習俗漸漸地被遺忘。現在每當到了這兩天,偶爾也會傳來稀稀落落的鞭炮聲,卻很少有人再去迎合這個舊風俗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民俗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