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為何越來越淡化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國務院參事馮驥才,昨天在第二屆傳統節日(寒食、清明)論壇上做主旨發言時說,面對傳統節日越來越淡化的現狀,需要政府、學術界、文化界、商家等多方共同努力,讓傳統節日重新成為全民自發性的文化節日。
馮驥才是4月2日傍晚抵達文化底蘊深厚、以“奇、險、秀”聞名遐邇的綿山風景區的。汽車沿著險峻的盤山公路迤邐而上,時而春雨紛飛,時而雪花飄飄,正令馮驥才體驗了一把“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久違詩境。儘管雨中觀賞當地的民俗歌舞表演濕透了衣衫,他仍感到“無限暢快”。
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昨天上午,馮驥才參加了隆重的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後表示:抓住文化,就抓住了一個地方的“魂”。
在隨後的主旨發言中,馮驥才闡述了節日文化在整個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說,節日有政治性的,如國慶節、五一節、八一節等;有部分人的,如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等;有傳統節日,如清明、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是歷經數百年、上千年,一個民族不斷積累、約定俗成的生活的高潮,終極價值觀的載體,是一種全民參與的文化創造。比如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們的國寶。為什麼?因為它是我們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獲得批准的節日之一。一個民族精神的DNA,特別鮮明地表現在節日文化中,其他文化形式——戲劇、歌舞、年畫、剪紙等也有這些特點,但不如節日文化這麼強烈、集中,它是一個民族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表現。”
傳統節日為何日益淡化
“但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淡化,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馮驥才話鋒一轉。昨天,他向與會的專家和媒體散發了一份表格,分析了七個傳統節日的主要方式、崇拜目標、相關民俗、飲食、新形式和內容等,從中得出一個結論:春節是目前狀態最好的傳統節日,全球華人都過,而且增加了春晚、電話(短信)拜年、訂年夜飯等新內容。清明、中秋的狀況也較好,而七夕和重陽被整體淡化,甚至遺忘了。而且,所有崇拜對像已不復存在,相關民俗也七零八落了,只有飲食保存下來。馮驥才分析了傳統節日淡化的五點原因:一、傳統節日與農耕文化有關,在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的轉型過程中,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關係疏遠了;二、在全球化時代,各種文化信息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和衝擊,疏離了人們對傳統節日的意識和情感;三、傳統節日皆為農曆,現在的年輕人不大會進行農曆和公歷的換算;四、從“五四”到“文革”對歷史的否定和割裂不是輕易能銜接起來的;五、我們自己也缺乏歷史情懷和文化情懷。
重建全民自發性節日文化
馮驥才認為,淡化的傳統節日不是僅僅靠政府和專家的提倡便能改變的,更需要全民的自發參與。他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重建傳統節日文化——
一、媒體要大力營造節日氛圍。近年來,在恢復和弘揚節日文化方面,媒體以強烈的文化責任感做了大量輿論引導工作,應繼續堅持和加大力度。二、節日文化要從娃娃抓起,社會和家庭都要培養孩子的節日情懷,節日教材要進小學,但不要考試,要讓孩子有興趣和樂於接受。三、社會各界要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弘揚推廣節日文化,公益可與市場結合,如西方人過聖誕節和情人節時,商家都開發了大量與之有關的產品,還可拉動內需。四、節日文化的創造,必須符合時代需求和藝術規律。馮驥才最後說,營造傳統節日氛圍,重建節日文化,政府、學術界、文化界和商家必須齊心努力,聯合打造,變成一個全民的自發性的文化節日,未來才可能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