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食和粉食史話
生肖民俗
古人最初蒸飯煮粥是粒食的。
人們是怎樣把穀物脫粒做飯的呢? 《詩經·生民》中說:“舂之揄之,簸之揉之,釋之叟叟,蒸之浮浮。” 這裡告訴我們,穀物脫粒和做飯是一個繁複的集體勞動過程:有的人用木杵在地上掘出的臼裡搗著穀物,有的人用木瓢把舂好的谷粒舀出來,有的人用雙手搓揉著谷粒使糠皮脫下,有的人在簸糠皮、稗子,待穀物加工好後,就去淘米,淘米聲嗖嗖響,接著下鍋蒸煮,熱氣升騰,這樣才能實現粒食。 先秦時代人們常吃的粥飯是黍、稷和菽。黍和稷統稱粟,菽是豆的古稱。當時稻米和麥子都是珍糧,一般人不容易吃到。而且要吃麥子,也不能粉食,只能粒食,把小麥仁蒸煮成麥飯、麥粥吃,因為石磨還沒有出現。 春秋末期,公輸般創製了石磨。石磨用來磨礱穀物,既能磨脫穀物皮殼,又能作進一步加工,使小麥的麩皮從麥面中分離出來,做成了麵粉。當人們學會磨製麵粉和米粉的時候,各種粉食製品乃應運而生。
到了漢代,用人工手推和用畜力牽動的石轉磨試製成功,人們又創造了簸選穀物用的木製農具棗風車(又叫 扇,是利用扇板回轉生風的原理製成的),這樣,從原糧到口糧、從粒食到粉食一系列加工過程,面貌完全改觀了。 自兩漢到近代,我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農村,杵臼、踏碓、水碓、風車、石轉磨等設置,是很普遍的。元代時,我國巧工瞿氏發明機械傳動磨面的方法,把磨設在樓上,樓下設機軸以旋之(據明陶宗儀《輟耕錄》)。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機械傳動磨面的設備。人們要粒食還是粉食,可以各聽其便了。至於採用鋼磨加工糧食,那是上個世紀中葉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