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抵禦寒冬的

古代人是如何抵禦寒冬的

古代人是如何抵禦寒冬的

生肖文化

在現今氣候日益變暖之前的古代,北方的冬季漫長而寒冷。有氣象數據顯示,明清時期,一年內北京約有一百五十餘天是寒冷天氣,最冷時氣溫可達攝氏零下二三十度。而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朝代的皇城都建立在北方,在那個沒有暖氣、沒有空調的時代,皇宮裡的皇帝以及普通老百姓和貴族們,是如何度過那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季的呢?古代建築師們又是如何進行采暖設計的呢?

總的來說,古代取暖的設施主要有火塘、火牆、壁爐和爐灶等。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從半坡、姜寨等遺址發掘來看,其原始房屋中設於門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種炊事與取暖相結合的設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又能阻擋冬季自門口吹入的寒風。

同時,建築一般都是座北朝南,有利於依靠日照取暖。此外,無論正房、偏房都有厚厚的牆壁和屋頂,以利保暖。

普通百姓:南方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是依靠盡量厚的棉被來抵禦寒冷的,而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設有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通過燃燒產生熱量進入炕內通道來加溫,同時配備有火盆等取暖設施,這種取暖方式,直到現在,北方農村依然在使用著。

貴族:條件好一些的百姓和貴族,有更高級的采暖設備---“地炕”,其構造是在房屋的一側或兩側的廊下、或簷下挖一數尺深的燒火坑,坑內砌灶,灶的煙道在室內地面下往復盤旋,這樣,灼熱的煙氣把大型方磚鋪砌的地面烘熱,供室內采暖。它既無煙氣污染,又可免去煤氣中毒之虞,而熱氣流自地面上升,使室內供熱十分均勻,在沒有現代化的暖氣和空調設備時,地炕是很高級的采暖設備了。

秦皇宮的“壁爐”和“火牆” :據《秦宮廷文化》介紹:考古工作者們在咸陽宮殿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三座壁爐,似為供取暖用的設備。其中兩座壁爐是供浴室采暖用的,而第三層第三室的壁爐似供高級統治者采暖用的,因為它接近最大的一室。一號建築遺址的壁爐寬1.2米,縱深1.1米,高1.02米,爐膛為覆甕形,可使熱焰在膛內有充分迴旋的餘地,爐頂為“入”字形,有較大的散熱面積。由於上部建築毀壞,因此無法得知煙道的樣式。爐口前有灰坑,爐的左側有一個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該壁爐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沒有較大的火焰,燃燒的時間比較長,可以使室內溫度長時間保持穩定。反映了我國古代先進的建築采暖技術。秦長樂宮遺址也曾發現火牆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於牆內,與灶相通,用來取暖。

漢皇宮的“溫室”和“椒房” :漢代有宮殿名叫溫室殿,漢武帝時建,位於前殿之北。《漢書·霍光傳》:“(昌邑)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即指此殿。溫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內有各種防寒保溫的特殊設備。《西京雜記》記載說: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未央宮溫室殿是公卿朝臣議政的重要殿所。《漢書·京房傳》:“房奏考功課吏法,上令公卿朝臣與房會議溫室。”此殿也曾是宮中藏書之所。《隋書·經籍志》載:漢哀帝時,“乃徙溫室中書於天祿閣上。”

花椒也是冬季取暖的主要用品。漢代更有宮殿名為椒房殿。《三輔黃圖》卷三:“椒房殿,在未央宮,以椒和泥塗,取其溫而芬芳也。”位於前殿之北。由於椒房殿是皇后居住的宮殿,故“椒房”就成為皇后的代稱。《太平御覽》卷一百八十五引《漢宮儀》:“皇后稱椒房,以椒塗室,主溫暖除惡氣也。”又《漢書·孝昭上官皇后傳》載,上官安云:“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

唐代貴族與皇宮的“瑞炭”和“鳳炭” :在唐長安城,漫長的冬季來臨後,無論士庶,都減去了戶外活動。雖然如此,富貴與貧寒之間取暖的方式區別仍是很大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數則帝王、貴宦冬日的取暖方式:“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餘。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申王(玄宗弟)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苦,使宮妓密圍於座側,以御寒氣,自呼為'妓圍’。”“楊國忠家,以炭屑用蜜捏成雙鳳,至冬月,則燃於爐中,及先以白檀木鋪於爐底,余灰不可參雜也。”奢侈以至於此。

晚唐詩人張孜有一首《雪》,寫盡了不同家庭取暖情景的大不一樣:“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到處熱紅爐,周回下羅幕。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汗滴。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全詩的意思是:長安的大雪天,連鳥雀都藏了起來難以見到。城裡的豪門貴族之家,搗碎了花椒和上泥來塗牆壁。家中到處都燒起通紅的小火爐,掛起了一重又一重的防寒簾幕。在這樣溫暖的環境中調理琴弦演奏,留著長指甲的侍女端上酒漿,醉醺醺地唱得樑上的塵埃飛動,帶著嬌態的舞女們跳得香汗淋漓。這些住在安樂窩中的人們,哪裡知道那些忍饑受凍的窮人,手腳都裂開了大口子痛苦難熬。

明清皇宮的“暖炕”與“暖閣”:古代建築師們匠心獨運,他們採取了更多科學的設計辦法,為皇宮“供暖”。具體做法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簷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為使熱力循環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台基下出氣口排出。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它人睡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就這樣,既乾淨衛生又經濟實惠地解決了皇宮在寒冷冬季中的取暖問題。為此,宮裡專門設置了負責冬季“供暖”事務的機構。如惜薪司,就是專管供應皇宮內薪炭的。明代時,這些機構的官員可以直達皇帝御前奏事,是比較有地位的,有著“近侍牌子”之稱。

此外,室內還設有火爐,又叫火盆,或叫熏籠。熏籠的製作十分精美,分為盆和籠兩部分。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通高一米多,或三足,或四足,有的是青銅鎏金的,有的是掐絲琺琅的,十分華貴。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等處,都陳列有熏籠。小的火爐,隨手可以提動,像西瓜那麼大小,放在腳下暖腳的叫腳爐,用來暖手的叫手爐,製作更加精美講究。

清代時,皇宮內設有三個機構負責冬季“供暖”事務,連點火燒炕都有專人負責,專人管理。這三個機構的太監,冬季裡的活兒可不輕鬆,就拿柴炭處管柴炭的存儲和分發的太監來說,紫禁城內人數那麼多,整個冬季所需木炭自然不少。

有數據顯示,清代乾隆年間,宮內每日供應木炭的標準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貴妃九十斤,貴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孫十斤。而且,為了不污染室內空氣,柴炭處還得準備那種火力旺,耐燒且無煙無味的優質木炭。

乾隆皇帝在《冬夜偶成》一詩中,曾較為詳細地記述了紫禁城冬季的“供暖”情況及其感受。詩曰:“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皓月懸長空,朔風瓢碎霜。垂簾在氍毹,紅燭明塗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詩不覺冷,漏永夜未央”。

道光皇帝也曾有一首詩,詳細描述了地炕結構。詩曰:“花磚細布擅奇功,暗熱松針地底烘。靜坐只疑春煦育,閒眠常覺體沖融。形參鳥道層層接,裡悟羊腸面面通。薦以文茵饒雅趣,一堂暖氣著簾櫳”。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生肖文化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