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娘娘相傳是上古時代的一位女神,是上古女帝,為人類之母。
女媧娘娘又稱女媧氏,女希氏,媧皇,地母。傳說,女媧娘娘姓風,是太陽神伏義氏的配偶。
《淮南子.覽冥訓》云:‘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從女、咼聲。’‘女媧,陰帝,佐宓犧治者也。’‘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減,……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乘雷車,服應龍,……導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
《風俗通義》云:‘天地初開,女媧摶黃土為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橫泥中,舉以為人。’
《帝王世紀輯存》:‘女媧風,承伏羲制度,亦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
中國古老神話裡,以女媧娘娘為造人者,也是中國人共同的最早的母親,女媧娘娘的形象,根據漢朝武梁祠的石刻畫像為人頭蛇身。
傳說在大地還沒有人類以前,就有女媧這位女神。她覺得在這片青蔥翠綠的大地上,沒有東西可以陪伴他實在非常寂寞,於是仿照自己的模樣,用黃土混合水創造出人類來。相傳,女媧娘娘先用手捏黃土創造了人,後來覺得太吃力又麻煩,於是搓了一條長繩投入爛泥中,拉甩起來,泥漿濺開,乃化作了人。依此傳說,女媧可說是創世神和始祖神。
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造雞,初二造出狗,初三造羊,初四造豬,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到了初七這一天造出人類,因此正月初七又稱‘人日’。女媧創造完人類後,碰到一個問題,如何讓人類世世代代繁衍下去呢?要是在人死後再重造一批,那不是太麻煩了嗎?於是女媧娘娘便把人分為兩性,並制訂嫁取的禮儀,規定同姓氏不得婚配,此事攸關於倫理價值與優生學,是至為重要的。女媧自己充當人類的第一個媒人,從此人類便可以永續的繁衍下去。後人感念他對婚姻制度的貢獻,尊奉他為‘媒神之祖’又稱‘高媒’,也就是婚姻之神。
有了人類便有了爭端,繼而發生戰爭,交戰雙方為水神共工氏與顓項。戰爭的結果顓項勝了,水神共工氏憤怒之餘一頭撞斷了擎天柱不周山,不周山因而崩塌,下雨不止,地上洪水氾濫,造成世間大禍,民不聊生。女媧不忍他所創造的人類遭受苦難,於是煉製五色彩石來修補天空,並斬斷大神龜的四足來撐天,然後她再燃燒蘆草,用蘆灰去填地洞,將低地填高,世間才逐漸恢復了太平。人類能夠生存之後,文化也得以發展,於是女媧又創造了笙篁來教化人類,使人類的文明得以發展。
女媧補天的日子傳說為正月二十日,因此有人就把這天稱做‘補天日’,並製作煎餅放在屋頂上,傚法女媧補天。不過這項習俗現在已不多見了。
女媧娘娘也被奉為地母,或稱無上虛空地母、大道玄玄虛空地母、無土虛空地母無量慈尊,《地母真經》載:‘盤古初生我當尊陰陽二氣配成婚’,又‘天君本是玄童子,他聾我啞配成雙’,此說為地母與盤古同時生,較傳說先盤古再天、地、人三皇、神農、伏羲、女媧等有所不同。
在原始時代的人看來,土地是一種生物土壤是它的肌肉。岩石是它的骨骼。在許多神話傳說中稱天為‘天父’,稱地為‘地母’,因為它能生養萬物。
‘地母’的觀念或許發生於古代人類脫離狩獵生活時入農耕時代,崇拜地母,它的宗旨有二:
祈求五穀收穫的豐盛。
當農民把鋤頭鋤入土內,建築物的其礎插入土中時,一定招惹地神動怒,所以祭拜‘地母’,以平息地神的忿怒。
又說女媧娘娘開天闢地後,有東王又和西王母就是人們所稱的天又和地母。
女媧娘娘為人類的始祖,但民間視其為補大女神。有傳說女媧娘娘是補傘能手,因此造傘業者奉女媧娘娘為祖師,另外綿線的紡織界、繡補業及瓦窯業者也尊奉她為守護神。
正月廿日為女媧娘娘的聖誕。
客家習俗稱這一天為‘天穿日’,各行各業都要停止工作一天。
相關內容: 女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