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戒是瑤族男人的成人儀式,是瑤族特有一種習俗,是瑤族男人成長程中不可少的神聖一課,比娶新嫁女還要隆重。瑤族不認為18歲是成人的年齡,在他們看來年齡無論大小,只要度戒
根據口傳和有關文史資料記載,具體可以追溯到16世紀時的瑤族進山五位祖先:盤安衫、鄧法迎、趙俊一郎、趙松二郎、趙應三郎。由於生活環境的變遷,由平原轉入山地,山歌也隨平
瑤族一日三餐,一般為兩飯一粥或兩粥一飯,農忙季節可三餐干飯。過去,瑤族常在米粥或米飯裡加玉米、小米、紅薯、木薯、芋頭、豆角等。有時也用「煨」或「烤」的方法來加工食
大家聽說過盤王節嗎?盤王節是瑤族人民祭祀他們的先祖的重大節目,在盤王節這一天,海內外的瑤族人都會十分重視。關於盤王節的由來又很多種說法,今天小編就為您一一介紹這些具
自娛性。桂東瑤族民間舞蹈貫穿於瑤族人民的社會生活中,它不計較場地的寬窄,不追求觀眾的多少,扯片木葉就是最好的樂器,一根樹枝或一把花束就是最好的道具,無師自通,不求全責備
瑤麓死了人,喪家要舉行「砍牛」祭祀活動。這是堪與西班牙鬥牛相媲美的壯舉。喪家的女婿在圍觀眾人的吶喊喝彩聲中與牛搏鬥,當眾殺死犧牲品。這是十分熱鬧而壯觀的場面。瑤族
瑤族的風俗傳統: 瑤族,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瑤族共有213.4萬多人,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國南方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
拋花包是富寧縣瑤族男女青年的一種娛樂形式,瑤語叫「武多」。瑤族的花包用紅、黃、藍、白四色布拼縫而成,內裝玉米。活動人數不限,男女各為一方,每人都握兩個花包,距離約
常吃的蔬菜有各種瓜類、豆類、青菜、蘿蔔、辣椒,還有竹筍、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黃花等。瑤族地區還盛產各種水果。蔬菜常要製成乾菜或醃菜。雲南的一些瑤族喜歡將蔬菜做
過去有家人,父親叫做張天師,有一身很厲害的法術。但是因為太厲害了,所以上天容他不下,結果在他的妻子生了伏羲兄妹倆的時候,派了天兵打來,張天師一時激動,不理會妻子就
「乾巴」節,是瑤族人民的傳統佳節,每節農曆三月初三舉行。農曆二月下旬各村寨的瑤族人民便忙碌起來,商議節日活動的內容,然後各村分頭準備。上山狩獵的村寨,負責修理槍支
河口無眼菠蘿 紅河州種植菠蘿歷史悠久,產量甚豐,素有「頭頂香蕉,腳踩菠蘿」之美名。無眼菠蘿是菠蘿中的優良品種,因其果眼少而淺,故名。無眼菠蘿又名「沙拉瓦」、「千里花
瑤族藥浴注意事項 1、浸泡藥浴前,中,後應適當補充水分,也可以喝淡鹽水、糖水;過饑,過飽皆不宜泡浴。 2、浸泡場地應注意通風良好,但不可受寒。 3、起浴後皮膚表面發紅,並持
居住在粵北山區的瑤族,逢年過節,都喜歡跳長鼓舞。起舞時,舞者身穿節日盛裝,腰扎紅綢,腳裹白色綁腿,掛著1米多長的花鼓,時而騰空急轉,時而如猛虎撲地,特別是雙人表演時
瑤族金鑼舞是田東縣作登瑤族鄉布努瑤人民在長期勞動過程中,創造出的具有濃郁民族特徵和獨特藝術形式的民間傳統舞蹈,起初只限用於酬神、祭祀、驅邪等民俗活動,後來演變為賀
1、葬式 第一種是一次性土葬。即葬後不再遷墳,這在部分勉瑤、金門瑤、八排瑤、布努瑤和平地瑤中都比 較普遍,墳土為窩頭形和長方形兩種,一般不為死者樹碑立傳。 第二種是先行
每年二月初一,是瑤族人的趕鳥節。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江華山區,林木茂密,很適宜鳥雀繁衍生息。以五穀為食的山雀、野雞、斑鳩等等熬過了嚴冬,看到山桃花開了,伸動翅膀
瑤家有一傳說:盤古開天,魯班造牆,禾王送禾,牛王耕田。瑤族古籍《盤天大歌》和《過山榜》中說:寅卯兩年發大水,天下萬物皆被淹,只留伏羲兄妹倆,藏入葫蘆飄水上。才得以
「達努」節稱祖娘節或瑤年,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是當年的農曆五月二十九日。由於居住地區不同。各地習俗和穀物成熟日期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節日週期,「達努
白褲瑤人有保護蜘蛛的習慣,無論在什麼場合,都不會輕易傷害蜘蛛。白褲瑤人祖先們知道蜘蛛結網捕食害蟲的道理而加以保護嗎?尚無史料。然而,卻有蜘蛛相救瑤人而後教瑤人織布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