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唐代詩人張籍所作的《涼州詞三首·其三》,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涼州詞三首·其三 張籍 〔唐代〕 鳳林關裡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
韓愈,字退之,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後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
《猛虎行》唐代詩人張籍所作,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猛虎行 張籍 〔唐代〕 南山北山樹冥冥, 猛虎白日繞林行。 向晚一身當道食, 山中麋鹿盡無聲。 年年養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
沒蕃故人,唐代張籍,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前年伐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唐代詩人張籍所作《成都曲》,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成都曲 張籍 〔唐代〕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唐代詩人張籍所作的《夜到漁家》,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夜到漁家 張籍 〔唐代〕 漁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猶未歸。 竹深村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
《節婦吟》 年代: 唐 作者: 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繫在紅羅褥[1]。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持戟明光裡[2]。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唐代詩人張籍所作的《江南曲》,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江南曲 張籍 〔唐代〕 江南人家多橘樹,吳姬舟上織白紵。 土地卑濕饒蟲蛇,連木為牌入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
《猛虎行》 年代: 唐 作者: 張籍 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林行。 向晚一身當道食, 山中麋鹿盡無聲。 年年養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家取黃犢。 五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唐代詩人張籍所作《沒蕃故人》,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沒蕃故人 張籍 〔唐代〕 前年伐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
《牧童詞》 年代: 唐 作者: 張籍 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饑鳥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垅頭。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 隔堤吹葉應同伴,還鼓長鞭三四聲。 「牛牛食草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