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

生肖網站內搜索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京族以漁業捕撈養殖加工為主的生產勞動和海島海港海灘海水海風的生存環境,孕育了京族文化的海洋韻味。可以說,廣西12個民族中,除京族外,沒有哪一個民族的文化有如此濃郁的

京族擁有本民族的文字:喃字,京族的歌謠、諺語、格言、故事傳說和宗教信仰等,都有相應的歷史文獻資料,而這些文獻資料就是用喃字記載的。 到京族三島采風,我曾經多次拜訪京

京族,是中國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一個海濱漁業少數民族,同時是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所屬的

一、糯米糖粥 京族人普遍喜歡甜食,特別喜歡糯米糖粥。其煮法很簡單:將糯米淘淨水煮,至將熟時,加糖再熬,至米爛水有膠質即成。若煮得好,那糖粥亮晶晶、甜潤潤、香噴噴,很

傳說哈亭是專為祭拜「鎮海大王」而修建的。今天哈亭是京族過哈節祀祖先、祭神靈和民間娛樂、議事的公共場所,是京族三島的標誌性建築。哈亭,專司唱哈的亭子,京族三島都建有

京族人的姓名與漢人的姓名基本一樣,子女承用父姓。京族人的姓名一般為三個字,「姓」在前,「名」在後,中間是「墊字」。中間的墊字,男子多用「文」,女子多用「氏」。少數

跳竹竿 跳竹竿,是流行在京族民間,以竹竿為器械形式的一種器械舞蹈。 京族的跳竹竿,首先在兩條平行置於地面的長木上橫放八根竹竿,參與者分成四對,由8名男子或女子分坐兩排

《田頭公》 傳說田頭公從小讀書很用功,長大娶了妻子就更加發奮了。妻子漂亮、賢惠,而且能幹,每天都給田頭公做一些他愛吃的東西,待夜裡讀書餓了時,端出來給他吃,她在案旁

京族傳統的民間舞蹈主要有「跳竹槓」、「跳天燈」、「跳樂」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於民間宗教舞蹈,有些是京族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娛樂方式,具有明顯的娛神或娛人的文化功

京族百姓的居室是低矮間陋的欄柵屋,屬草廬茅舍一類。如今,到處是石條瓦房。每塊石條長75公分,寬25公分,厚20公分。石條砌牆,房高約7米,屋頂蓋瓦,穩固涼爽,可抗颱風。室內

《並蒂蓮》 相傳在遙遠的古代,京島萬尾有個蘇公子,長得氣宇非凡,眉清目秀,他非常的孝順。只可惜他的老父親病逝得早,老母親又不幸得了重病,不能行走,癱瘓在床上。蘇公子

京族先民大約在16世紀初陸續從越南的塗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地遷來中國的,最早遷來我國的京族先民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當時「京族三島」是無人居住的荒涼小島,他們和陸續

迎親是京族婚姻最隆重的儀式,其過程如下:(1)送日子。男家在迎娶前一月或數月,擇定「開容」和接親的日期,用紅紙列單,由媒人送至女家。若女家認為婚期過於急迫,便退回日子

京族過去曾稱為越族,1958年春正式改稱京族。根據群眾回溯和現有文字材料,京族的祖先從十五世紀開始,就陸續從越南塗山(今越南民主共和國建安省)等地遷到今天的東興各族自治縣

男子服飾 男性穿的是無領、無扣的袒胸上衣。腰間還束以一條或二條彩色腰帶;有的束至五、六條之多,並以腰帶的多少來顯示自己的富裕或能幹。由於其衫長過膝,衫叉的裂旗又開得

京族節日之唱哈節 「唱哈節」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唱哈」是京語,即」唱歌」之意。傳說越南陳朝時,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區,以傳授歌舞為名動員京族人民起來反抗

在50年代初期,京族曾稱為「越族」,巫頭、內心、澫尾三島曾分別建立越族自治鄉。1958年5月1日建立東興各族自治縣(1978年12月25日改名為防城各族自治縣,今又改稱防城港市,並升格

京族信仰多神,信奉的神靈大多來源於自然宗教、道教和佛教。京族地區有靈光禪寺,供奉觀音菩薩;有三婆廟,供奉觀音老母、柳行公主和德昭婆;有伏波廟,供奉漢朝伏波將軍馬援。

京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較稀少的民族之一。京族同胞自16世紀左右遷居於中國瀕臨南海的廣西防城縣後,就一直生活在璀璨玉石般的三座島嶼之上。 據說,在五六百年之前,京族漁

京族節日之中元節 京族在七月十五過中元節。這一天,早上煮糯飯和糯米糖粥供拜祖先,中午宰雞殺鴨煮豬肉等供拜祖先,然後進餐飲酒。民間認為,無人供養的野鬼如果缺衣少食就會

生肖網相關鏈接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今日熱點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