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

生肖網站內搜索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在50年代初期,京族曾稱為「越族」,巫頭、內心、澫尾三島曾分別建立越族自治鄉。1958年5月1日建立東興各族自治縣(1978年12月25日改名為防城各族自治縣,今又改稱防城港市,並升格

京族的傳統住房是草廬茅舍,京族人稱之為「欄柵屋」。其牆壁是用木條和竹片編織,有的再糊上一層泥巴,或用竹篾夾茅草、稻草等作牆壁。屋頂蓋上茅草、樹枝葉或稻草。為防風吹

話說京族三島原是一片茫茫大海,水肥魚美,吸引方圓百里之人前來打漁。久而久之,人船穿梭,一時繁忙無比。住在白龍島上的蜈蚣精,知道這事後,便放出話來,過往船隻無論大小

日常菜餚以魚蝦為主,常用魚蝦做成魚汁,作為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家庭飼養的豬雞,也是日常主要肉類來源。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魚汁,又稱「鯰汁」。是京族民間傳統調味品,以各

京族節日之中元節 京族在七月十五過中元節。這一天,早上煮糯飯和糯米糖粥供拜祖先,中午宰雞殺鴨煮豬肉等供拜祖先,然後進餐飲酒。民間認為,無人供養的野鬼如果缺衣少食就會

信仰多神 京族崇拜多種,民間的神靈崇拜,有的帶有濃厚的自然崇拜色彩;有的受道教、佛教的影響而成;有的則來源於民間的神話傳說。他們所信仰的神,按其供奉場所,可分為「家神

傳說哈亭是專為祭拜「鎮海大王」而修建的。今天哈亭是京族過哈節祀祖先、祭神靈和民間娛樂、議事的公共場所,是京族三島的標誌性建築。哈亭,專司唱哈的亭子,京族三島都建有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東興市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其餘分佈在譚吉、紅坎、恆望及欽縣。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

蘇維光(1930-1998),萬尾島人,京族民間歌手和詩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西作家協會會員。曾被保送到廣東省民族學院學習。後任中共江平鄉委員會副書記、防城各族自治縣文

京族信仰多神,信奉的神靈大多來源於自然宗教、道教和佛教。京族地區有靈光禪寺,供奉觀音菩薩;有三婆廟,供奉觀音老母、柳行公主和德昭婆;有伏波廟,供奉漢朝伏波將軍馬援。

跳竹竿 跳竹竿,是流行在京族民間,以竹竿為器械形式的一種器械舞蹈。 京族的跳竹竿,首先在兩條平行置於地面的長木上橫放八根竹竿,參與者分成四對,由8名男子或女子分坐兩排

京族民間文學的演進同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京族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各種矛盾的衝突日益加深。《漁工苦歌》、《十難歌》、《杜光輝的傳說》和以計叔為中

京族以漁業捕撈養殖加工為主的生產勞動和海島海港海灘海水海風的生存環境,孕育了京族文化的海洋韻味。可以說,廣西12個民族中,除京族外,沒有哪一個民族的文化有如此濃郁的

京族節日之唱哈節 「唱哈節」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唱哈」是京語,即」唱歌」之意。傳說越南陳朝時,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區,以傳授歌舞為名動員京族人民起來反抗

異祖共祀制 京族的居住地並不大,人口並不多,但其姓氏卻相當複雜。山心、巫頭、澫尾三島就有30餘個姓,僅山心島就有劉、阮、武、黎、黃、梁、裴、杜、何、李、陳、段、龔、范

京族過去曾稱為越族,1958年春正式改稱京族。根據群眾回溯和現有文字材料,京族的祖先從十五世紀開始,就陸續從越南塗山(今越南民主共和國建安省)等地遷到今天的東興各族自治縣

京族擁有本民族的文字:喃字,京族的歌謠、諺語、格言、故事傳說和宗教信仰等,都有相應的歷史文獻資料,而這些文獻資料就是用喃字記載的。 到京族三島采風,我曾經多次拜訪京

京族獨絃琴,屬彈撥類弦鳴樂器,因獨有一根弦而被世人習稱為獨絃琴。事實上,獨絃琴在京族民間稱匏琴,或稱獨弦匏琴,京族語即直呼旦匏,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樂器。

京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較稀少的民族之一。京族同胞自16世紀左右遷居於中國瀕臨南海的廣西防城縣後,就一直生活在璀璨玉石般的三座島嶼之上。 據說,在五六百年之前,京族漁

過去京族人在平時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男性穿的是長沒膝蓋、無領無扣、窄袖袒胸的衣衫,寬而長的褲子,腰間束著彩色腰帶,一般是束一兩條,也有多達五六條的,以此來顯示自己的

生肖網相關鏈接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今日熱點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