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年,杜甫由隴入蜀,和妻子、兒女一道在浣花溪畔造茅屋,辟藥圃,向友人覓求藥苗。「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苗滿青山慚取譽,根據隙地卻成形。」這就是當時杜甫所描繪的一派生機勃勃的藥圃景象。
對於怎樣種好藥,杜甫也深有研究。在泉州,他見太平寺的泉水特別清冽,很適合灌溉藥圃,就種下了藥材黃精。至於採藥、製藥、賣藥的詩,杜甫寫得就更多了。「曬藥能無婦,應門亦有兒」,反映出他的妻子、兒子也參與了精製藥物。另外,他還寫道:「移船先主廟,洗藥浣花溪。」這裡的洗藥也是藥物貯藏、炮製前的必要工序。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曾三次賣藥行醫。第一次是在長安,746年至755年間。那時他科舉失意,生活沒了著落,只好以「賣藥都市,寄食友朋」度日。第二次是在甘肅,安史之亂期間。其時,杜甫攜帶家小常年奔波,生活艱難之際又重操採藥、製藥、賣藥的舊業。第三次是在770年,晚年的杜甫生活更加淒慘,只得擺攤賣藥以維持生計。就在這年冬天,杜甫因貧病交加,客死他鄉。
相關內容: 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