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春分日》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古詩《春分日》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古詩《春分日》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詩詞問答

春分日

【五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徐鉉(916-991),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他是五代時期的文字學家、書法家、詩人。徐鉉在文字學方面造詣很深,曾奉旨與人共同校訂《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其實,徐鉉的詩文也很有特色,只因為他文字學方面成就的遮蓋,一般人並不知曉。像這首詩,就是一首很有意蘊的節日詩。

古人用「孟」「仲」「季」來表示月份,每季的三個月依次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仲春」就是農曆二月。春分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春分日也就落在仲春,在公歷的每年3月21日前後。

仲春二月,春色中分。綠野之上,朗月徘徊;藍天之下,白雲時來時去;燕子啣泥,上下翻飛;花兒飄落,紛紛紜紜。面對此情此景,獨守閨房的思婦總是煎熬難耐的,特別是到了明月朗照、天地空明的晚上,就更加感到孤苦了。

如果沒有最後兩句,這就是一首美春之詩。現在有了最後兩句,美春之詩變成了傷春之調,且傷得幽深綿邈。當我們再細想一下,春風搖蕩的晚上,明月朗朗地照著,高樓上飄下時斷時續的憂傷的女中音,那是一種怎樣的孤苦呢?

詩作的最後兩句有兩解,差異在對「不可」理解的不同上。

一說「不可」就是「不能」,就是「沒有」。「不可聞」就是聽不到。高樓的晚上,思婦不忍發歌,所以聽不到。

一說「不可」是「不敢」。「不可聞」就是「不敢聽」,因為唱得太悲傷。

你認為哪種理解更有詩意呢?

無論哪種理解,都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給人很多可咀嚼的味道。

可能有人會問:「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為什麼就一定是「春分日」發生的事情呢?為什麼不是其他時光中發生的事情呢?

我想,「春分日」應當就是春心最搖蕩的時日!自然的春天是這樣,人心中的春天也是這樣,特別是那高樓上的思婦更是這樣。

徐鉉是不是也這樣認為呢?多半是吧!

相關內容: 春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詞問答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