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所作的《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他是如何描繪春分景色的?

元稹所作的《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他是如何描繪春分景色的?

元稹所作的《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他是如何描繪春分景色的?

古詩賞析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朝時期官員,也是文學家,他與白居易交好,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創造了「元和體」。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元稹所作的《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吧。

《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唐)元稹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樑間玄鳥1語,欲似解人情。

「春分」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從天文學上說,春分這一天的太陽直射地球的赤道,在這一天,晝夜等長。而在北半球,從這一天開始起,白天的時間會大於晚上。雖然太陽的回歸是從冬至節開始,但是真正達到晝夜平均,這必須是春分的這天。而春分之後,北半球的白天才比黑夜長。

正是春分在天文上的重要,最古代的皇帝要進行春祭,其核心的內容大家應該想像得到,就是祭祀太陽。感謝太陽無私的回歸並長駐。

 

但是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講,認識「春分」完全是一個感性的過程。讓我們來看一看唐朝元稹的二十四節氣歌,是如何的描繪出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春分景色。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有人說怪了,春分這一天既然是太陽射在赤道上應該是晴光萬丈。這就是典型的教條主義。的確這一天太陽是射在赤道上,但是對於中國來講,這樣的日子並不多。因為此時正是海洋溫暖濕潤的氣團不斷地向大陸推進,帶來豐沛的降雨和降水。在這暖濕的氣候裡,作物拚命地生長,萬物蓬勃。太陽在哪裡呢?它有的時候我會露出臉來,更多的時候是躲在雲層的上頭,彷彿他就是用上帝之手施雲布雨。

這個」二氣莫相爭「,本來是指白天和黑夜陰陽兩氣,但是在普通的老百姓看來,這是雲和雨的糾纏,由現代的氣象理論,是海上的暖濕空氣和陸地上冷氣團交鋒的現象。果然,雖然並不太瞭解科學的真相,卻還是把握了氣候的規律。

所以春分時節,雲雨多,雨水足。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這句話會讓當代人驚訝,那唐朝還有電影,還在雨中看,小夥伴們可能會驚掉了下巴。但電影的確是電影,比當代的短小精悍。就是閃電留下的大自然的奇異的現象。當然這個時候雷雨增多。「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寫的就是這個時節的雷雨聲。當然這種雷聲和夏天都不能比,相對柔緩,但仍然是春天作物的喜訊。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這是農曆2月的下旬,春草山色,都已經達到了最美麗的青美,雨水之後太陽會出來,那帶著雨水的春花更是嬌艷明麗。這個世界是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春。

是綠肥紅也肥。

 

「樑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作為一首節氣詩,的確是在典雅上下了大功夫。比如說玄鳥在古代是一種圖騰,來自於天上,對應著太陽。可是在這裡,玄鳥就是指黑色羽毛的燕子。

在這個春分的時節裡,作為候鳥,從南方飛回北方的庭院,嘰嘰喳喳出現在舊主人的房樑上,別有溫情。而我們所知道的燕子是不多的和人類共居的鳥類,在中國他們尤其喜歡將巢在人家的房簷下。燕子來歸,是春天到來,家庭宜居的喜訊。

這就是春分,春天到了一半,正是風調雨順,鳥語花香,萬木生長,百鳥飛舞的好時節呀!

而這個時候正是中國的春耕,進行到緊鑼密鼓的時候。農田上披風冒雨,插秧播種。因為每一場春雨,都可以催生壯麗的禾苗,每一寸陽光,都可以綻開無盡的花朵。

而春天的辛勤意味著秋天的收穫。

相關內容: 春分元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