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歎作為明末清初時期著名的文學批評家,為人孤高,狂放不羈,以才子自居。他憤世嫉俗,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性格,如果生在盛唐或者宋仁宗時期,也許會受到更多的追捧,可惜生不逢時,在明末清初這樣一個敏感的時期,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劇。
清順治十八年,順治帝患痘駕崩,府衙按照禮制舉辦祭奠活動。當時蘇州吳縣縣令任維初是個酷吏,為了追收欠稅經常鞭打百姓,同時還虧空漕糧中飽私囊,當地百姓怨聲載道。有幾名秀才十分同情農民的遭遇,便借此機會帶著一百多名士人聚集在哭靈場控告縣官,在遊行示威途中更是有千餘名百姓自發加入抗議。金聖歎雖沒去哭廟,卻是寫了文章討伐任維初,並將矛頭指向包庇部下的巡撫朱國治。
只可惜官官相護,清朝也有意威懾江南士族,大為震怒的朱國治沒有懲治酷吏任維初,反而將組織者逮捕,金聖歎作為哭廟文的起草人也被作為首犯拘捕,前後共有十八人以叛逆罪被判處死刑,斬首示眾,金聖歎也在其中。這便是與「通海案」、「江南奏銷案」合稱為「江南三大案」的「哭廟案」。
哭廟案只是一次地方性請願活動,清朝廷之所以如此大動干戈其實就是對於江南人士的一場示威,目的是為了徹底剷除遍佈江南的文人結社,金聖歎等人都是無辜的政治犧牲品。
行刑那天,金聖歎的家人也都來到了墳場送行,披枷帶鎖的他依舊不以為然,巋然立於囚車之上神色自若。臨刑前,金聖歎雖然心中難過,但為了安慰兩位兒子,留下了一副對聯:「蓮子心中苦,梨兒腹中酸。」意思是憐惜兒子心中的痛苦,對於自己的離開心中也是十分酸楚難忍。劊子手刀起頭落,金聖歎耳中滾出了兩個紙團,打開一看一個寫著「好」,另一個寫著「疼」。
金聖歎的一生行事乖張,也風趣幽默,他幽默了一輩子,就這樣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