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賈寶玉出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遺憾紅樓殘壁,八十回後的故事演繹了如何驚心動魄的具體情節,讀者無從知曉。幸而有脂硯齋的劇透,使得讀者大約知曉重要人物的結局以及小說大概脈絡的走向。
可以確定的是,四大家族大廈傾覆,作者說最後只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可見敗亡的徹底。曹雪芹的代言人賈寶玉最終結局是「懸崖撒手」,出家為僧了,從曹雪芹開篇不久太虛幻境給予的定位看,賈寶玉是對現實世界的絕望和對個人定位的虛無,再有就是林黛玉的香消玉殞也讓他失去了對俗世的最後一點留戀,從而步甄士隱後塵,頓悟了。從小說的象徵意義上看,賈寶玉(神瑛侍者)下界為的是造歷幻緣,說白了是為了到基層體驗民情而來,體驗完了當然還要回去「述職」的,林黛玉也一樣,她本為絳珠仙,下世為了還淚,還完了任務也就完成了,還要回去繼續當她的神仙去。
但回到俗世中來,卻不能將寶玉的出家臉譜化,機械地僵硬地因為黛玉的離世,對已經成為了妻子的寶釵橫眉冷對。這中間當然是要經歷一些事宜或過程才是。
曹雪芹好友富察明義有《題紅樓夢二十首詩》,第十七首是寫黛玉之死: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痾續紅絲。這是以賈寶玉的口吻來寫的,核心意思是恨不能找來仙丹能讓你還魂,這樣我們就可以雙宿雙飛了。可見到文後,黛玉之所以沒能和寶玉成婚,是因為病逝了,而不是金玉良緣的威脅。否則不可能說出「續紅絲」這樣的話。這一句也可以判定,黛玉死於賈母之前,更是死於抄家之前。
因為黛死,所以釵嫁,這個邏輯就通了。娶薛寶釵是退而求其次,對於賈府來說,也是相對最好的選擇了。寶玉娶寶釵,沒有人逼他就範,婚禮所有的儀程,當然是他親自完成的,這是他妥協的表現。賈寶玉心裡不是就只有林妹妹嗎?說他妥協,有依據嗎?其實賈寶玉在前八十回許多他惹出來的事件裡,逃避、妥協和不負責任算是他凡事的一貫做法。
比如他調笑金釧,當金釧被打罵驅趕時,他除了逃離沒有做任何積極的動作。他交結政治對手豢養的優伶,當忠順王府長史官到榮國府問罪,揭了他的老底時,他就一股腦地供出了蔣玉菡的躲避之所。再有對於家族每況愈下的經濟危機,王熙鳳、探春這些出不了二門的內帷女眷都在挖空心思地開源節流,薛寶釵都用心籌謀,就連林黛玉閒了都要算算出入賬,可是賈寶玉這個榮國府的繼承人,從來不操心這些事,甚至還能說出「憑他怎麼後收不接,也少不了咱們的」這樣的話。
通過以上,基本上可以給賈寶玉下個定論:努力科舉入仕我是不幹的,因為官場太黑暗了,我不屑與之為伍。但做國公府的公子哥我很享受,而且就算是經濟緊張了,我的待遇卻不得降低。所以,曹雪芹一邊說賈寶玉有著先天的世事的洞察力,尤其是具有人格平等意識,可是他很享受寄生卻不願負丁點責任的實際舉動,卻是相當的矛盾,這是曹雪芹階級局限性造成的。
《紅樓夢》七十九回,迎春已經出嫁好幾個月了,賈寶玉踱步到紫菱洲一帶,看到寥落之景物,賦詩一首表達內心悲愴。這裡有脂硯齋一句批語:先為對鏡悼顰兒作引。賈寶玉在黛玉死後悼念她仍然是在賈府被抄家前,抄家後「悼顰兒」當然沒問題,只是想「對鏡」卻不大會有條件。
脂硯齋還告訴讀者,賈府敗落後,林紅玉、茜雪還有「獄神廟慰寶玉」的情節。推論寶玉曾經有過一段被羈押的經歷。而且,賈寶玉和薛寶釵夫婦還有過被蔣玉菡襲人夫妻倆收留供奉的日子。不管時間長短,總之有過這麼一段時光。
這並沒有完,脂硯齋還告訴讀者,寶玉有過「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的做乞丐的極苦生活。
迎娶薛寶釵,證明了賈寶玉對於家族的妥協,不過這符合他做事的一貫風格。對鏡悼顰兒,也並不感天動地,對傾心相愛之人,這也是人人都會的再正常不過的情感流露。獄神廟,被昔日的奴才供養,再到淪為乞丐,境遇一步比一步差,尊嚴被日漸踐踏,生命被日漸威脅。出家為僧,反倒是相對好的結局了。
相比甄士隱的頓悟,柳湘蓮的慚愧和悔恨,按照脂硯齋透露出來的賈寶玉在家敗之後的境遇,他的出家更像是走投無路之後的無奈選擇。對仕途經濟嗤之以鼻的寶二爺,對家族前途從無考量的怡紅公子,在失去了家族的庇護之後,在經歷了牢獄之災、仰人鼻息、被人側目之後,選擇出家,還要硬著頭皮讓他清高地「懸崖撒手」,若要說此文是給《紅樓夢》挑毛病,如若曹公泉下有知,該當如何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