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一般都有其比較明確的年代背景,比如,《天龍八部》的年代背景是在北宋哲宗元佑紹聖年間,大概是公元1094年前後,那時契丹、女真、西夏等外族紛紛崛起,企圖吞併北宋朝廷;《倚天屠龍記》的年代背景顯然是在元朝末年,小說中出現了朱元璋、陳友諒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鹿鼎記》的年代背景當然是在康熙年間,畢竟這部小說的第二主人公就是康熙皇帝……
金庸寫武俠小說,一般都會把他筆下的武俠世界融入到某個特定的年代背景之中,以此來增強小說的真實性,這也是金庸武俠小說的一大特點。但並不是金庸的所有作品,都有其明確的年代背景,也有幾部作品例外,比如《連城訣》、《俠客行》、《笑傲江湖》、《鴛鴦刀》和《白馬嘯西風》。金庸說:「沒有年代背景,表明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代。」這話自然很有道理,畢竟武俠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沒有誰能規定它一定要發生在某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下。
《俠客行》、《笑傲江湖》、《鴛鴦刀》和《白馬嘯西風》這四部小說,確確實實沒有其特定的年代背景,哪怕你認真仔細研讀幾遍,也找不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唯獨《連城訣》例外,在這部小說中,金庸留下了不少線索,能讓我們大概推斷出《連城訣》的時代背景。那麼,《連城訣》到底發生在哪個年代呢?我們不妨先看看小說中留下的線索。
線索一:寶藏
梁元帝曾在江陵做過三年皇帝,搜刮了無數金銀財寶。之後,魏兵攻破江陵城,梁元帝被殺,寶藏不知去向。而當寶藏再現江湖則是在梁元帝后800年。梁元帝生活在公元508-555年之間,那麼,800年後,大概就來到了公元1308-1355年之間,正是元朝末年。那個時期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正率領義軍同元朝廷作鬥爭。也就是說,《連城訣》的故事大概發生在元朝末年,明朝初年。
線索二:荊州府江陵縣
小說中不止一次出現了「荊州府江陵縣」,那麼,江陵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劃歸荊州府的呢?實際上,江陵縣真正劃分到荊州府,是在明朝開國之後,這再次說明《連城訣》的故事發生在明朝開國之後。
線索三:荊州知府
小說中凌霜華之父凌退思是荊州的知府,而知府成為正式的官名是在明朝建立之後。繼而,再一次說明《連城訣》的故事還是發生在明朝開國之後。
線索四:太極名家劉乘風
小說中鼎鼎大名的「南四奇」,其中柔雲劍劉乘風的身份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信息,小說中這樣寫道:「劉乘風是太極名家,生平鑽研以柔克剛之道,血刀僧內力洶湧而來,他只是將內力運成一個個圓圈,將對方源源不絕的攻勢消解了去。」太極劍和太極拳均為張三豐晚年所創,張三豐晚年實際上也正是元朝末年。而劉乘風顯然不是張三豐的弟子,那麼,張三豐的太極武學傳揚下來並讓劉乘風習得,怎麼也得幾十年吧,那顯然是明朝開國之後的事了。
綜上四條線索,我們終於知道,《連城訣》的故事大概發生在明朝開國之後。當然,這其中多少會存在一些誤差,因此,最終的結論是,《連城訣》的年代背景應該是在明朝中前期。
上面四條線索,當然是經得起推敲的。但偏偏在小說中又出現了這樣一段文字:「到大清康熙年間,忽有一位身具高強武功的高僧駐錫荊州天寧寺,無意中發現了寶藏,他將此訊息寫成書信,托人送交給當時天地會廣東紅旗香主吳六奇,請他去發掘出來,作天地會反清復明之用。」大清康熙—天地會—吳六奇—反清復明,這四個關鍵詞,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連城訣》的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這顯然跟前面的結論(明朝中前期)自相矛盾了,有誤差不假,但總不至於誤差了幾百年吧。
因此,《連城訣》的故事到底發生在哪個年代,恐怕只有金庸自己知道了。當然,不管是明朝中前期還是清朝康熙年間,其實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這部小說帶給我們的價值。《連城訣》反映的是人性的扭曲與陰暗,這樣的主題,本身就不需要明確的年代背景,正如金庸所說,沒有年代背景,表明它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時代,乃至當代,我們又何必去糾結其真正的年代背景呢。要知道,人性的主題,永遠都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