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下荊門》,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秋下荊門》
李白
霜落荊門江樹空,
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鱠,
自愛名山入剡中。
第一句「霜落荊門江樹空」是寫景,同時點出題中的「秋」和「荊門」。荊門山原是林木森森 ,綠葉滿山,如今秋來霜下,木葉零落,眼前一空。因為山空,江面也顯得更為開闊。這個「空」字非常形象地勾勒出山明水淨、天地清肅的景象,寥廓高朗,而無蕭瑟衰颯之感。
第二句「布帆無恙掛秋風」 ,承上句「江」字,並暗點題中「下」字。借用「布帆無恙」這一典故,不僅表明詩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風順、天助人願的'意味。這種秋風萬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動地傳達出了詩人無比樂觀欣慰的心情。
「此行不為鱸魚鱠 」,據說西晉時吳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而想到故鄉的蓴羹 、鱸魚鱠,說:「人生貴得適志耳,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於是命駕便歸。李白此行目的與張翰不同,自己是遠離家鄉。這樣反跌一筆,不但使造成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愛名山入剡中」。全詩僅四句,但寫景、敘事、議論各具形象,抒發了年青詩人「仗劍去國」的熱情,筆勢變幻靈活,而又自然渾成。四句詩中連用了兩個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跡,或反用而有新意 ,讀來無凝滯堆砌之感,達到了推陳出新、語如己出、活潑自然的境界。
相關內容: 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