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三句至理名言:倉廩實則知禮節

管子的三句至理名言:倉廩實則知禮節

管子的三句至理名言:倉廩實則知禮節

節日大全

在先秦諸子中,管子(約前719-前645)資格最老,他的生活年代比老子、孔子還要早上一百多年。管子名仲,字夷吾,給齊桓公當宰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孔子十分欽佩他,說如果沒有管仲,我們這些人早都成了蠻族的奴隸了!(「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管仲推行「尊王攘夷」的國策,尊崇周天子,抵抗戎狄,保衛了中原的安定,孔子稱他是仁人——「仁人」這頂帽子,孔子可不是隨便送的。

管子有幾句名言,至今廣為流傳。一句是「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前邊是從國家角度著眼,說一個政權只有糧倉充實、國力強盛,才有提倡禮儀的資本;後面是說,百姓只有吃飽穿暖,才能進一步懂得何為榮耀、何為羞恥。

孟子後來接受了這些理念,認為實行王道並不難,先給每家農戶分上五畝宅基地,讓他們蓋房栽桑、養豬喂雞。再分上一百畝耕地,讓全家衣食無憂,老人們都能吃上肉、穿上絲棉。然後建立鄉學,讓年輕人讀書習禮,社會自然走上正軌。孟子還說過「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的話,顯然都是對「管子夢」的發揮。

管子另一段名言是「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他這是打比方:國家像是一根擎天大柱,由四條大繩維繫著。他說,如果這四條繩子斷了一條,擎天大柱就歪斜了;若是斷了兩條,國家就危險了;若是斷掉三條,國家就倒下了;若四條全斷,國家就滅亡了!歪斜還能扶正,危險還可轉安,倒下還能再立,滅亡可就不能再造了!

那麼這四條繩子又是什麼?分別是禮、義、廉、恥。人有禮,做事就懂規矩、不出格;有義,就不會有非分冒進之想;有廉,就不會隱瞞過惡;有恥,就不屑跟壞人同流合污。(原文是:「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出《管子·牧民》)

這裡所謂「國有四維」,主要是針對在位者說的。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撰寫《新五代史》,在評價那位貪求富貴、喪失人格的三朝元老馮道時,把管子這段話總結為十六個字:「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十六個字簡單扼要,卻包含了儒家道德的核心理念,讀起來朗朗上口,成了中國人立身行事的準則。你看管仲的影響有多大!

在管子看來,國家也跟人一樣,是靠道德維繫的。不講禮義、廉恥皆無,國庫再充足、軍隊再強大,也難以自立於天下。這似乎是在警告統治者:倉廩實而「不」知禮節,照樣不行。

管子第三句名言是「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樹」在這裡是栽植、培養的意思。你只做一年的打算,種種莊稼就算了。要做十年打算,不如栽種樹木。若做百年打算,就應培育人才。——管仲身為宰相,站得高、看得遠,見識自然超越常人。後人有詩云:「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說的就是這種境界吧。

管子是兩千七百多年前的人,他那睿智的思想至今光芒不減,映照著只知刷手機、打遊戲的「無腦」後人,令我們慚愧!

相關內容: 名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節日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