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探索: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典故介紹

歷史文化探索: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典故介紹

歷史文化探索: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典故介紹

故事典故大全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uō xing bu yi bi zi bi,意思是壞事幹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出處】《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春秋時期,鄭國鄭莊公的母親姜氏對他的弟弟共叔段是百般寵愛,她為了他向鄭莊公討封土地,鄭莊公同意後共叔段在他的土地上建造都城,都城的範圍超過了鄭莊公的規定。

鄭國大夫祭仲見此情景開誠佈公地對鄭莊公說:「這共叔段如此做法不是要跟國君分庭抗禮嗎?」鄭莊公也十分為難,他說:「母親要這樣做,我也無可奈何呀。」祭仲推心置腹地說道:「可是卻不知姜氏何時才會滿足,大王何不趁早不讓它滋長蔓延呢?」鄭莊公回答道:「無需如此,他這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著看吧。」

共叔段後來越來越膽大,不僅招兵買馬還製造了很多兵器,城牆建好以後他便開始準備進攻鄭國,姜氏跟他內外呼應,想要一舉獲勝。共叔段跟姜氏的陰謀詭計鄭莊公都看在眼裡,等到共叔段發動進攻的時侯他一聲令下便將共叔段殺得一敗塗地,共叔段的陰謀也就徹底失敗了。

相關內容: 歷史文化探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故事典故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