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出自哪裡?“拾人牙慧”有什麼歷史典故?

“拾人牙慧”出自哪裡?“拾人牙慧”有什麼歷史典故?

“拾人牙慧”出自哪裡?“拾人牙慧”有什麼歷史典故?

故事典故大全

「拾人牙慧」出自哪裡?「拾人牙慧」有什麼歷史典故?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拾人牙慧也可以算作是一個經常會被用錯的成語了,很多人對拾人牙慧其實只是一知半解,就在文章裡面使用這個成語,其實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表現,而且用錯成語是會鬧笑話的,明明想表達這個意思,卻使用了那個意思的成語,影響非常不好。說了這麼多,那拾人牙慧這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成語又該用在什麼地方,背後有又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拾人牙慧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i ren ya hui,比喻拾取別人的一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也比喻竊取別人的語言和文字。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東晉時候,有一個名叫殷浩的人。因為他曾經當過「中軍」的官職,所以被人稱為「殷中軍」。他曾被任命為「建武將軍」,統領揚州、豫州、徐州、兗州、青州的兵馬,後因作戰失敗被罷官,並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內)。殷浩很有學問,他愛好《老子》、《易經》,並能引經據典談得頭頭是道。

殷浩有個外甥,姓韓,名康伯,非常聰明,也善於談吐,殷浩很喜歡他,但對他的要求卻十分嚴格。殷浩被流放時,康伯也隨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見他正在對別人發表言論,仔細一聽,康伯所講的,完全是抄襲自己的片言隻語,套用自己說過的話,沒有他個人的創見,卻露出自鳴得意的樣子,很不高興,說:「康伯連我牙齒後面的污垢還沒有得到,就自以為了不起,真不應該。」

殷浩(303~356年),字深源,陳郡長平縣(今河南西華縣)人,豫章太守、光祿勳殷羨之子,東晉時期大臣、將領、清談家。

早年以見識度量、清明高遠而富有美名,酷愛《老子》。隱居十年,不曾出仕做官。接受執政的會稽王司馬昱徵召,拜建武將軍、揚州刺史。大司馬桓溫勢力消滅成漢,逐漸坐大。為了抗衡桓溫,司馬昱有意栽培殷浩,令其參預朝政。因此,桓溫和殷浩的兩股勢力,加劇了東晉朝廷內部矛盾激化。王羲之和荀羨紛紛寫信勸阻,殷浩一概不理。永和五年(349年),後趙皇帝石虎病死,諸子爭位,關中大亂。東晉朝廷決策北伐,拜殷浩為中軍將軍。永和八年(352年),殷浩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許昌和洛陽。永和九年(353年),殷浩中計,兵敗許昌,桓溫趁機上表彈劾,朝廷將殷浩廢為庶人,流放東陽。

永和十二年(356年),殷浩病死,時年五十三歲。後來,追復原官。

趣聞軼事

與尚清談

鎮西將軍謝尚年輕時,聽說殷浩擅長清談,特意去拜訪他。殷浩沒有做過多的闡發,只是給謝尚提示好些道理,說了幾百句話;不但談吐舉止有風致,加以辭藻豐富多彩,很能動人心弦,使人震驚。謝尚全神貫注,傾心嚮往,不覺汗流滿面。殷浩從容地吩咐手下人:「拿手巾來給謝郎擦擦臉。」

清談忘食

孫安國到殷浩處一起清談,兩人來回辯駁,精心竭力,賓主都無懈可擊。侍候的人端上飯菜也顧不得吃,飯菜涼了又熱,熱了又涼,這樣已經好幾遍了。雙方奮力甩動著拂塵,以致拂塵的毛全部脫落,飯菜上都落滿了。賓主竟然到傍晚也沒想起吃飯。殷浩便對孫安國說:「你不要做硬嘴馬,我就要穿你鼻子了!」孫安國接口說:「你沒見掙破鼻子的牛嗎,當心人家會穿你的腮幫子!」

理虧浮辭

殷浩曾到丹陽尹劉惔那裡去清談,談了很久,殷浩有點理虧,就不住地用些浮辭來應對,劉淡也不再答辯。殷浩走了以後,劉惔就說:「鄉巴佬,硬要學別人發這樣的議論!」

正始之音

殷浩在庾亮屬下擔任長史時,有一次進京,丞相王導為他把大家聚在一起,桓溫、左長史王濛、藍田侯王述、鎮西將軍謝尚都在座。王導離座親自去解下掛在帳帶上的拂塵,對殷浩說:「我今天要和您一起談論、辨析玄理。」兩人一起清談完後,已到三更時分。王導和殷浩來回辯難,其他眾人絲毫也沒有牽涉進去。彼此盡情辯論以後,王導便歎道:「一向談淪玄理,竟然還不知道玄理的本源在什麼地方。至於旨趣和比喻不能互相違背,正始年間的清談,正是如此!」

人之天性

殷浩問道:「大自然賦予人類什麼樣的天性,本來是無心的,為什麼世上恰恰好人少,壞人多?」在座的人沒有誰回答得了。只有丹陽尹劉淡回答說:「這好比把水傾瀉地上,水只是四處流淌、絕沒有恰好流成方形或圓形的。」當時大家非常讚賞,認為是名言通論。

論辯才性

支道林、殷浩都在會稽王司馬昱府中,司馬昱對兩人說道:「你們可以試著辯論一下。可是才性關係問題恐怕是殷浩的堅固堡壘,您可要謹慎啊!」支道林開始論述問題時,便改變方向,遠遠辟開才性問題;可是論辯了幾個回合,便不覺進入了殷浩的玄理之中。司馬昱拍著肩膀笑道:「這本來是他的特長,你怎麼可以和他爭勝呢!」

燒燬醫書

殷浩精通醫術,到中年就全都拋開不研究了。有一個常使喚的僕人,忽然給他磕頭,磕到頭破血流。殷浩問他有什麼事,他說:「有件人命事,不過終究不該說。」追問了很久,這才說道:「小人的母親年紀將近百歲,從生病到現在已經很長時間了,如果承蒙大人診一次脈,就有辦法活下去。事成以後,就算被殺也心甘情願。」殷浩受到他真誠的孝心的感動,就叫他把母親抬來,給他母親診脈開藥方。才服了一付藥,病就好了。從此殷浩把醫書全都燒了。

相關內容: 歷史典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故事典故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