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魏晉陶淵明的《四時》
夏天是什麼感覺?是一切都感覺大而熱烈,比如太陽如火,草木崢嶸,連風和雨也是大的,氣象學中的雷雨,雷陣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颱風,往往出現在夏天。
而初夏的白天和仲夏的早晚,在開闊的農田,在山上,是最合適觀看雲彩的時候。
因為此時天空對流空氣多,容易形成快速變化的積雨雲,形成高大的雲山,而巨大的雲層有著各種不同的水墨色彩,直到雲層形成暴雨,而後會常常雨過天晴。
夏天的雷雨對植被和農作物是相當有利的,而夏天的雲也自然成為一道不能忽略的風景。
陶淵明這首詩寫了四季中有特色的景色,並不是專門描寫夏雲的,為什麼我要放在第一首呢?因為這是最早寫夏雲的詩句,而且非常精到。
「夏雲多奇峰」,寫了夏天雲彩的特色,就是很容易形成壯觀的峰巒現象。而這句詩也成為描寫夏天的名句。
宋朝蘇軾就在桓山雅集上用「夏雲多奇峰」為韻,和朋友作詩,而宋朝出現了《夏雲峰》這個詞牌名,用以吟詠夏天之美好。
「勢能成岳仞,頃刻長崔嵬。
暝鳥飛不到,野風吹得開。
一天分萬態,立地看忘回。
欲結暑宵雨,先聞江上雷。」唐曹松《夏雲》
曹松是個白頭進士,以71歲高齡才考中唐朝進士,那麼他之前的生活就是一個人為生計顛沛在路上,從青年到暮年。唐朝以詩取士,他的詩作其實凝結了他一生的才氣滄桑寂寞達觀,所以分外大氣深邃而又耐讀。
這是他對夏天雲的觀察。
「勢能成岳仞,頃刻長崔嵬。」
一個勢就寫出了夏天雲彩變化的磅礡之氣勢,「仞」是陡峭筆直的山崖,夏雲突起,如同高山一樣形狀陡峭,是頃刻間長出的巍峨山峰。
雖然很多人喜歡所謂雲卷雲舒,花開花落這樣的曠達句子,但是那是大而化之,曹松的夏雲,如此有氣勢,足以證明他的心胸在開闊之外還有一種銳氣,一種爆發的力量。
「瞑鳥飛不到,野風吹得開。」
當你以為他會轉入雷雨時,這個調皮而幽默的老者,忽然換了一種姿態,寫雲之高。高到鳥兒飛盡黃昏都未必能夠接觸到它們,然而,一陣曠野的大風,就可以把它們吹散。
側寫了夏雲之高,而實際體態輕薄,虛有其表。
「一天分萬態,立地看忘回。」
那夏雲在天上千姿百態,如果你願意停下來,你絕對會被這種景色所迷住。是的如果你在開闊的地帶看到千變萬化的夏天的雲彩,你往往會感覺自然的神奇和自身的渺小。
「欲結暑宵雨,先聞江上雷。」
這樣壯觀的雲彩,未必會有暴雨,如果有雨,那一定會有雷聲先到。這是古人對夏天雷雨的常識。
那麼這首詩應該是曹松在江邊看到的美景,他寫的夏雲成為經典,而他本身也在這樣一幅圖畫裡,在黃昏,天上壯麗的積雨雲,或有夕陽的光線穿越雲層縫隙,曠野天低,他一個人抬頭看著,聽著隱隱雷聲,絢爛,大氣,沉默,飽滿。
「上天回哀眷,朱夏雲郁陶。
執熱乃沸鼎,纖絺成縕袍。
風雷颯萬里,霈澤施蓬蒿」唐朝杜甫《大雨》
唐朝的杜甫流寓成都時,有半年多沒有下雨,所以這場大雨真是來得讓人高興。古代農民最擔心春夏之旱,那意味著一年的收成沒有著落。在苦等了這麼長時間之後,一場大雨緩解了旱情。
而杜甫本身也因為貧困也在工作之餘耕種,所以夏天的雲彩厚厚堆積在天上,他用了郁陶二字,那是一種讓人鬱熱如同陶窯的感覺。長江中下游的夏天,也往往有火爐之稱。而四川處盆地,多雲但是不雨,也讓人難過。
杜甫說人就像生活在熱湯裡,夏天的薄衣裳像冬天棉襖一樣熱。
然後終於一場好雨從郁陶的雲端灑了下來,讓人有著久旱甘霖的暢快。
杜甫這首詩裡的夏雲寫得並不清晰,但是將夏天熱而不雨,雲層低壓的場景讓人有代入感。
「如峰形狀在西郊,未見從龍上泬寥。
多謝好風吹起後,化為甘雨濟田苗。」李中《夏雲》
這是宋朝李中的寫的一首夏天的雲,說夏天的雲彩像峰巒一樣的在西郊的天上,沒有看見它如龍一樣自動地去向人間江河湖海布灑雨水。倒是因為被風吹動,被風追趕,才化作了雨水滋潤農田。
這首詩也是帶著一點調侃的味道。宋朝的官員雖然祈雨,但基本還是儒家的現實主義者,並不確信有什麼龍之類。他認為是風將雲彩吹送到特定的地方才帶來降雨,用現代科學的觀點,那並不是風的功勞,而是對流不夠,或者雲彩中的水氣較少,不足以形成降雨。
「嵯峨高鎖夕陽紅,斜入吟窗秀色濃。
六里青山長滿眼,不勞雲片學奇峰。」宋朝王禹偁《夏雲》
這是寫的夏天傍晚的雲彩,像山峰一樣鎖著夕陽。由於夏天雲彩較厚,宛如水墨,所以當窗看見也別有一種巍峨。彷彿是要用奇麗打動詩人的心。實際這是山區的晚雲,雲彩下面是更真實的青翠的山峰,所以詩人才這麼寫,你這雲彩就別和真實的山比了。
但是這首詩其實是讚美了夏天的晚雲。下有青山,上有山峰一樣的雲彩,共同鑄就了山景的奇麗。一扇窗前,夏雲變幻,瑰麗多彩。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宋朝蘇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這是著名的蘇軾寫積雨雲雷陣雨的美。一片烏雲漸漸越來越黑,還沒有來得及將整個遠山遮住,傾盆大雨就下來了,暴雨打在船篷船舷上立馬倒灌船艙。
忽然一陣風吹來,雲也吹散了,雨也吹開了,雨後天晴的湖面,碧波如水水連天。
這夏天的雲也像小孩子的臉,變化真快。
實際寫夏雲最美的還是71歲的老進士曹松,寫的比杜甫蘇軾都細膩開闊。那是他對自然的觀察裡深深融入了自己的歲月情懷。
那寂寞顛沛的歲月裡,是這自然給了他寄托和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