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書畫等各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蘇軾所作的《上元侍宴》吧。
01
蘇東坡為官的一生,就是坐過山車,時高時低,起伏不定;而他與京城忽遠忽近,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像熱戀中的情人,忽冷忽熱,不可琢磨。
跌宕起伏的人生閱歷,雖然讓蘇東坡受盡磨難,但是從創作上而言,卻又是不幸中的萬幸。古人多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的這個行走「萬里路」的過程雖然並非自願的,而且也不是非常美好的,但卻從另一個方面對他的人生進行了另類的補償。
早年的蘇東坡胸懷抱負,才氣縱橫,自然是有些瀟灑不羈,磊落倜儻,處事當然眼裡難容砂子,一言不合,哪裡會管你是誰,也會秉筆直書。這般的蘇東坡,讓自己站在「真理」的一面,最後的結果便是,既不容與「新黨」,也難容與「舊黨」,成了一隻進入風箱的「耗子」,開始兩頭受氣。如此以來,難免落人口舌,橫遭小人妒恨,明明曾經的所謂「好朋友」,下起狠手來,比敵人還要狠毒幾分。
事實上,最嚴重的「烏台詩案」,差一點就要了蘇東坡的命,固然被釋放於黃州,但縱觀他一生最後的十年時光,顛沛流離,其遭際仍令人心酸,直到心寒。
從元祐六年,即公元1091年,到蘇東坡去世的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即公元1101年8月24日,短短十年的官場升降,便如夏季天氣,忽晴忽雨,好似小兒情緒,時樂時悲。元祐六年,他被從杭州任上召回京城;不久便因政見不合,八月調入穎州任知州;元祐七年二月,再次調往揚州,中間又被召回京城;元祐八年九月,再次調任定州知州;當年賞識他的高太后去世,第二年六月,即紹聖元年六月,再次貶至惠州;紹聖四年,年齡達六十二歲的蘇軾又在暮年,被發送到更為荒涼偏遠的海南島上。這最後一次放逐,是宋朝僅比殺頭輕一等的處罰,何其狠辣手段!
他的一生似乎永遠在路上奔波。
02
今天閱讀的這首詩,是一首應制詩,是蘇東坡寫於元祐八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他剛剛於去年從揚州被召還朝內,遷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守禮部尚書任。
所謂的應制詩,也被人稱作「應和詩」,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科舉考試時的省試詩,一類是宮廷游宴的應制詩。基本上就是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詩歌作品,內容除了用來歌功頌德,少數也可以陳述一些對皇帝的期望,可以理解為變相的歌頌,只不過「藝術手法」更加高明一些。
對於這種詩歌,現代人基本上是不屑一顧的,認為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過於差強人意,甚至有人認為完全是「拍馬屁」的製品。
對於這一點,大家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這種放在古代的「制式作品」,是可以這樣理解的。如果我們把做官當成一種職業,那麼這些應制詩與現代人撰寫的「工作總結」又有什麼區別呢?
自古至今,身在「職場」,諸多不宜,和不易。那些處於王朝陰影之下的書生們,手無縛雞之力,除了憑借「八股」起家養家,又能如何奈何?看古視今,「996」「007」的今日之諸君,與往昔那些已經淹沒在歷史煙塵裡的弱小背影,相比又怎樣?還不是「接天工作無窮多,映日薪水別樣少」。
03
《上元侍宴》
[宋] 蘇軾
淡月疏星繞建章,
仙風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
一朵紅雲捧玉皇。
首句「淡月疏星繞建章」,描寫出一個清晰的畫面:在等待皇帝來臨的時候,蘇東坡抬頭觀望四周景象,冬末春初的月亮揮灑下清冷的月光,寒星寥落,閃爍不定,巍峨雄壯的宮殿,在星月的環繞之下,縹緲猶如仙境,恍若天上宮闕。這裡的建章,本是漢代的皇宮名,指代宋代皇宮,唐朝詩人多喜如此,到得宋朝也如此了,亦步亦趨。
月「淡」星「疏」,只是一種襯托,是用來突顯皇宮的氣派。金聖歎批明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而先寫張生者;所謂畫家烘雲托月之秘法。」此處,蘇東坡也是用的本法子。另外,隱匿著詩人其他目的,用一「繞」字點明是宮殿為主,星月為輔,以此暗示君臣關係。
次句「仙風吹下御爐香」,開首一個「仙」字,來形容風為仙界之風,坐實了上面所說的皇宮為仙殿。晚風吹了過來,帶來內庭裡,御座前的銅爐中的香氣,陣陣馥郁氣味,讓人沉醉其中,難以自拔,恍兮惚兮,似在九霄仙庭之中。
最後兩句「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意思就明顯了,照應前面兩句,從渲染的模糊氛圍裡,降落到清晰實處。燈火通明,皇宮被映照的金碧輝煌,好似凌霄寶殿,群臣一個個像仙鶴般肅立,排列兩旁;皇帝駕臨,群臣恭敬上前迎駕,紫紅色的官服在燈火照射下幻成一朵朵雲彩,把皇帝圍繞在中間,就好像天上玉皇大帝腳踩祥雲來到人間。
同樣的「工作報告」,在有些人手中能夠寫出各種花樣,讓「領導」滿意,往俗點兒說,說到底這也算一種本領。此詩雖然也屬頌揚之辭,但並不像那些阿諛逢迎之輩,平白降低自己的身份,只是用文字營造出一種闊大的場面,令人彷彿身臨其境,親眼看見大宋王朝太平盛世的宏大場景。
不過,「工作報告」畢竟只是一種套路「公文」,寫得再好終究也有諸多限制。所以,大家只需要知道有這種詩歌作品就行,要想欣賞真正的詩歌,還是要去找蘇東坡那些名篇大作多讀讀。
相關內容: 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