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蘇軾的《訴衷情·琵琶女》,一起來看看吧!
訴衷情·琵琶女
蘇軾〔宋代〕
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雲天。分明繡閣幽恨,都向曲中傳。
膚瑩玉,鬢梳蟬,綺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隨人,似斗嬋娟。
上片寫琵琶女高超的技藝和內心的幽恨。蘇軾借北齊善彈琵琶的馮淑妃的名字指稱琵琶女,暗含著對她的技藝的讚許和肯定。「初上琵琶弦」,是說轉軸撥弦,開始彈奏。聽去果然不同凡響:「彈破碧雲天。」古人形容歌聲響亮和美妙,本有「響遏行雲」之說(見《列子·湯問》),唐詩「歌遏碧雲天」即由此而來。蘇軾再加變化,用來誇說琵琶彈奏的高妙動人,是恰切不過,而又有創新意味的。著一「破」字,可能受到「鬼才」詩人李賀「石破天驚逗秋雨」(《李憑箜篌引》)這句詩的啟發,以突出其超常的藝術效果。由於受到詞調字句的嚴格限制,蘇軾不可能像白居易那樣在《琵琶行》中對另一個琶琶女的絕技展開描寫,而只是從聽者感受的角度,以誇張和寫意的筆法作了高度的概括,從而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餘地,收到了以少勝多的效果。說琵琶女技藝高超,還表現在:「分明繡閣幽恨,都向曲中傳。」能把一個閨中女子內心深微、複雜的感情,都通過琵琶彈奏的樂曲傳達出來,讓蘇軾「分明」地加以體認,這是很精湛的技藝。這兩句雖然同樣寫聽覺感受,卻從曲調傳寫的情感(或心理內容)著眼,因而並不顯得重複,而且多少接觸到了琵琶女的內心世界,也暗含著蘇軾對她的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上片寫琵琶女,句句緊扣「琵琶」的彈奏,寥寥幾筆,就能給人以比較鮮明、深刻的印象。
下片轉換角度,寫琵琶女的外形美。過片「膚瑩玉,鬢梳蟬」兩句,從正面著筆寫琵琶女的膚色白皙和鬢髮俏麗,像是電影中的兩個特寫鏡頭,表現了琵琶女外形的美麗。接下去「綺窗前」一句,像是寫了一個側影,與上片聯繫起來看,這該是琵琶女彈奏之處,原來那美妙動聽、曲傳幽恨的琵琶聲就是從這兒發出的。所以這一筆雖已虛化,卻給讀者留下了想像和回味的空間。結尾以明月來襯托,使琵琶女更顯得天姿國色,美麗動人。妙在將明月人格化,說明月在今夜特意隨人行走(當明月發現琵琶女之後),似乎要同琵琶女比一比誰更美好呢。這是蘇軾聽到琵琶女彈奏時,恰好見到當空的一輪明月,靈感突發,因而獲致的神來之筆
從全詞來看,上片為主,而下片為賓,下片所寫的人的外形美,對於上片所寫的技藝之精、樂聲之美來說,也是一種襯托。蘇軾使二者相得益彰,更突出了琵琶女美的形象。這是作品藝術構思上的一個重要特色。
相關內容: 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