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謁金門·秋感》:引發了詞人政治上的“愁”感

蘇軾《謁金門·秋感》:引發了詞人政治上的“愁”感

蘇軾《謁金門·秋感》:引發了詞人政治上的“愁”感

蘇軾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蘇軾的《謁金門·秋感》,一起來看看吧!

謁金門·秋感

蘇軾〔宋代〕

今夜雨。斷送一年殘暑。坐聽潮聲來別浦。明朝何處去。

孤負金尊綠醑。來歲今宵圓否。酒醒夢迴愁幾許。夜闌還獨語。

詞的上片,寫秋夜雨後與友人聽潮。「今夜雨」三字,如同電影的台詞,明白地點出時間和自然氣象。即使在江南,秋雨也難得。正是秋夜雨「斷送」「殘暑」,大自然頓時改變模樣,詞人頓時感到痛快,真是久熱逢甘雨。再去會友的江邊「聽潮聲」,將是潮聲歡騰,人心甜潤,人潮相印,頗有「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的韻味。然而,面對秋夜怡人的潮聲,不得不思考「明朝何處去。」這是雙關語。一是問明天再去什麼地方欣賞自然景色,一是問日後他們的政治歸宿是什麼,能否再相會。此等句非常妙,起到了總上啟下的連帶作用。

詞的下片,寫秋夜雨後與友人飲別。有感於秋雨「斷送」「殘暑」而飲酒,飲酒也應是祝願秋雨「斷送」「殘暑」。「孤負金尊綠醑,來歲今宵圓否。」開頭兩句,就承上轉入感情交流中。古代文人,以酒為酶,以酒開心,是修身的一大法寶。「金尊綠醑」含道義,地久天長現真情。為了不負於秋雨和江潮,痛飲乾杯。「來歲今宵圓否」便是文人的共同心願,但願一「圓」吧。「酒醒夢迴愁幾許,夜闌還獨語」,借酒感秋,傾訴衷腸。酒醉必入夢,酒醒必夢醒。酒醒夢醒頭腦醒,人生話題又面臨。自然界的秋雨「斷送'』「殘暑」,可現實的「殘暑」又不知何時「斷送」,問君還有「愁幾許」,恰是一江秋潮滾滾流,清尊斷送秋。現在,「夜闌」了,朋友走吧,酒中多少情,夢中多少詩,留給詞人一人「獨語」,「明朝何處去」等到「來歲今宵」再談。

全詞,以秋雨「斷送」「殘暑」起興,引發了詞人政治上的「愁」感:「明朝何處去」「夜闌還獨語」,一說明北宋社會禁錮較嚴,無有言論自由,二表示詞人胸有不平,無處痛訴。

相關內容: 蘇軾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蘇軾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