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倪瓚的《人月圓·驚回一枕當年夢》,一起來看看吧!
人月圓·驚回一枕當年夢
倪瓚〔元代〕
驚回一枕當年夢,漁唱起南津。畫屏雲嶂,池塘春草,無限消魂。
舊家應在,梧桐覆井,楊柳藏門。閒身空老,孤篷聽雨,燈火江村。
這是一首作者浪跡江湖時思念家鄉的作品,描寫南邊渡頭打漁人唱起的歌聲,驚醒了作者的好夢,回想剛才夢中,作者又回到了家鄉,重溫了當年在家中的生活。該小令在濃烈的思鄉情緒中,又流露出一種歲月易逝、老大無成的人生感慨。該小令文筆俊美,結構嚴謹,風格疏淡。
元末散曲多已雅化,近於詞,此曲頗有詞風,語辭清麗,情蘊傷感。另外,這首小令最突出的特點即是其繪畫效果。倪瓚擅長以水墨繪江南景色,其山水畫有簡約、疏談之風。受其畫作影響,這首小令中的「舊家」與「江村」等僅以幾個意象便已成圖,如在目前。
上片借夢境追憶過去之恬靜生活。「驚回一枕當年夢,漁唱起南津」,作者採用倒敘手法,從夢醒後寫起。南邊渡口的漁歌陣陣,驚醒了作者的一場好夢,一個「驚」字寫出了作者的無限惆悵,可見夢中場景令其流連不已。接著「畫屏雲嶂」三句,既是再現夢中情景,同時也是作者記憶中的家鄉。「畫屏雲嶂」,重巒疊嶂掩映於雲霧之間,恍若身處畫中。「池塘春草」, 語出東晉謝靈運的《登池上樓》詩:「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早春的江南充滿生機,正如當年意氣風發的自己。這三句描述極為簡潔,但卻抓住了江南風光之精髓,令人心生憧憬。如此美景,叫人怎能不「銷魂」?
下片寫如今棲身地之孤寂荒涼。作者的思緒從夢中回到故鄉,遙想「舊家」,如今應是「梧桐覆井,楊柳藏門",處處寂寞,沓無人跡。這兩句出自李白詩:「門前五楊柳,井上二梧桐。」(《贈崔秋浦》)此處是反用其意,字裡行間透露出對「舊家」的懷念。末三句又無奈地回到現實,自己「閒身空老」,無所作為,空待時光流逝,只能「孤篷聽雨」,坐看「燈火江村」。最後二句以孤篷、雨、燈火和江村為主體,寫作者孤身獨坐,聽雨打篷頂,飄忽間唯見遠處點點漁火搖曳,顯得寂寞悲涼。「閒」「空」「孤」等字,營造了一種孤寂、蒼涼的意境。下片詩句,作者將情感與景物有機交融,幾筆便勾勒出一幅夜雨燈火圖,在想像與現實的交替中,似乎可見作者飄零之現狀。
這首小令以作者夜間被漁歌驚夢作背景,將夢中的美好與當前的現實作對比,表達了對歲月滄桑的慨歎。這是元末社會動盪帶給詩人的痛苦經歷。一句「舊家應在」,點破了首句「當年夢」所指的是對從前的幸福田園生活的追憶:「梧桐覆井,楊柳藏門」則是如今落魄的樣子;「閒身空老」及以下兩句,把作者對以往的追憶又拉回到了現實中,表達了對生活的無奈。全篇透露出作者的悲涼與無可奈何的憂慮,將懷念與失望交結在一起,動人心腸。
相關內容: 倪瓚 、